第二百三十一章 润州未来的构想 (第3/3页)
实不然,我与陛下对海外商贸早已以深谈过,陛下对发展海上丝绸之路的举措也深表赞同,龙门船厂就是这一举措的支撑点,关系重大,所以大哥别看朝廷只在船厂里派了个盟管支度的吏员。而忽视了它的重要性!”
晏知行听了一怔,慎重的说道:”多谢子澄提醒,这一点来时父亲大人还真没有提到口……
许清听了笑笑,晏殊没有提到也正常,现在尊中军改及抑侥幸、精贡举等夭政正搞得轰轰烈烈,当初许清论及海上丝绸之路时,所知的人本就不多,现在怕是很多人都遗忘了龙门船厂的存在,这样也好,反而让龙门船厂少受些阻挠,毕竟海上贸易是以商人为主,若朝堂上过多势力渗透了进来,并不利于它的发展壮大,目前大宋在商税上已经很健全,将来只须对市舶司作一些调整就行了。
,大哥若想出政绩,除了农桑不可忽视外,可在商业上着手,我大宋本就不抑商,而润州地理位置十分优越,滨临长江,荆襄一带的货物可顺江而下,背靠太湖一带鱼米之乡,这一带物产之丰富无须赘述,而大运河纵穿而过,与扬州连成襟带,京畿地区的商品也可沿着运河南下,直达润州,明天龙门船厂的海船就要正式下水,而目前大宋同时可供几十艘,甚至上百艘这种夫海船停靠的码头基本没有,所以大哥只须针对海外商贸这一策略,提前筑巢引凤,在润州建起供海船停靠的码头来,并配套好相应的码头仓库,加强廉政管理,再有龙门船厂这个优势在,将来润州不难成为海贸商品的集散地。真到那时,光一个码头的收入,估计就比现在润州的全部的税收还多,还能带动润州一地的快速繁荣。”
晏知行一阵阵的发怔,早已被他描绘的这幅蓝图震撼住了,眼中光芒大盛,若真如许清描绘的那样,水光是政绩的问题,还有可能流芳百后世,晏知行有些激动地想了想,却为难是说道:”子澄的法子固然是好,可是建这么大的码头及配套的仓库,没有朝廷的拨款,润州根本没法独立完成。”
许清时晏知行真有些恨铁不成钢了,但谁让他是自己的大舅子呢?”
大哥,我建龙门船厂前后共筹集了近两百万贯,这其中没有一文是朝廷的银行子,为官本份是好事,但做事之时你不能只盯着那可怜的府库,那样什么事你也做不成,你可以找那些大商家筹资啊,码头一开建,港口附近的地价一定迅速飙升,这些地价以及将来码头仓库的租借费,船舶靠港的停靠费,优先装船、卸货权等等,都可以作为你从商家那里集资的筹码。这样好了,你把建码头的策略提出来上报朝廷,让廷朝同意在润州加设一个市舶司,我再跟那些商家打声招呼,至于朝廷那边,你也大可放心,我当初与陛下兴建龙门船厂,本身就是为了发展海外商贸的,回京之后,我再把你的策略跟陛下分析一下就行,让朝廷尽量在政策上给润州一些扶持。
初一见面,许涛就送来这样的大礼,晏知行起身郑重的躬身作礼,唬得许清赶紧跳起来避让回礼。
将好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