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二十一章 巡察 (第2/3页)
从这些人口中看看能不能得到什么有价值的东西,毕竟他们被裁掉了,没理由再为裁掉他们的人掩饰什么,这样一来,不但可以看看当地主官在裁员一事上是否公正,还有可能摸出当地主官有无贪赃枉法之事,这样的排查很有价值,既然是肃清吏治,就不只是光裁员的问题,对贪赃枉法的官员同样需要大力打击,否则就是肃而不清。
当然,也不能全听他们的,从他们那里得到线索后,自己再深入调查分析,从而得出最终结果。
“国公,颍阳知县侯少堂明显有问题,国公为何没有深查下去呢?”驿馆里,荆六郎有一句没一句地与许清聊着天。
许清没有着官袍,这六月天里,穿一袭清爽的儒衫,靠在太师椅上纳凉,汝州驿馆被他带来的人占完了,在此说话倒不必顾虑什么。
“你以为真没查吗?侯少堂的问题不大,这才放过他!”
荆六郎有些疾恶如仇,接口道:“问题不大,那也就是说有问题了,既然有问题,国公何不趁此机会把侯少堂拿下,咱们不就是纠察不法的吗?”
“你不懂,真查起来,大宋官员怕没几个是干干净净的,就是我,难道就没有些违规的事吗?这官场就象一池水,你指望他清澈见底是不可能的,水清则无鱼听说过吗;
而且肃清吏治谈何容易,这绝不是一时之间就能把整个大宋官场犁一遍的,如今裁去了大量官员,这已经是一个不稳定因素了,若咱们一到地方,连些鸡毛蒜皮的事也拿人来开刀,恐怕会激起涛天大浪;
咱们所到之处,别人就会视为眼中钉肉中刺,处处防着咱们,到时反而查不到那些重大的案子。所以啊,咱们只能抓大放小,对那些危害不大的,警告一下就行。”
荆六郎跟在许清身边久了,有时也很有些觉悟,这时他就突然溜出一句非常有见地的话来:“国公是怕陛下顶不住压力吧?”
许清听了有些惊讶地看着他,荆六郎这回算是说到点子上了,别看赵祯这回态度表现得很强硬,只有许清知道,赵祯私底下已经有几次露出迟疑的心态了,许清真担心他扛不住;
改制及裁撤冗员这么大的动作,赵祯所承受的压力可想而知,现在关键的是先把体制改革稳定的落实下去,抓官场的事必须先放放,否则被裁的官员得罪完了,同时又向留任的官员大动刀子,这是非常不明智的,一个不好,连改制都无法进行下去。
所以许清不是不想大力整治贪官污吏,是时机不对,对那些小恶小贪一律放过,那些实在有大恶的,再狠下刀子,这样既能起到警示的作用,同样又不会引起官场太大的反弹,赵祯所承受的压力也会小的得多。
“六郎,你进步多了,真不想去军阵里磨练磨练?”
“国公,小的说过多少回了,真不想去,至少现在不想去,反正跟在国公身边照样有仗打,嘿嘿!”荆六郎仿佛又想起了大战兴庆府城头的快意来,嘿嘿直笑!
“很难说,六郎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