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0章 除夕 (第2/3页)
”节令的由来。据称,最早提及“除夕”这一名称的,是西晋周处撰著的《风土记》等史籍。
大年三十,也就是“除夕”。指中国及其他汉文化圈地区的农历一月一日的前一天的晚上。一般这一天,是人们吃、喝、玩、乐的日子。北方人风俗一致,过年包饺子;而南方各地则风俗不同,或做年糕、或包粽子、或煮汤圆、或吃米饭等等,南方不同的地域有着诸多不同的过年风俗。水饺形似“元宝”,年糕音似“年高”,都是吉祥如意的好兆头。王攀他们村的习俗就是煮汤圆,前几天的时候,王攀的老妈他们就为了这事而忙碌起来了。
王攀他们现在吃惯了空间里的东西,所以对于那些街上买来的食品可没有什么胃口了,有时候都只是尝一下就吃不惯了,所以王攀他们家现在除了买一点小吃之外,是很少在外面买吃的东西了。为了不影响大家过年的心情,所以,汤圆面也都是自己做的。
做汤圆面很容易,只要用一些大米加上适量的酒米放在一起,淘干净了,之后,再用水泡好,一个晚上之后就可以拿出来了,然后用机器或者石磨磨细打出浆就可以了,然后用一块干净的布把那些浆给包起来,掉在阴凉之外,等那些水份干了之后,也就可以拿出来信用了。这里面的那个大米和酒米的比例可是很重要的,如果酒米加得少了,那煮出来的汤圆就不会粘,会很硬,如果加多了酒米,那汤圆又会太粘了,而且煮出来的汤圆太软,吃的时候也不好吃。所以,如果不是上了岁数的有经验的妇女,是很少有人能掌握得好比例的。
汤圆面最传统的吃法当然就是用来做汤圆了,汤圆起源于宋朝。当时明州(现宁波市)兴起吃一种新奇的食品,即用黑芝麻、猪油、白砂糖为原料,首先把黑芝麻磨制成粉末状,然后猪油、白砂糖相继放入混合物揉成团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圆形。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饶有风趣。因为这种糯米球煮在锅里又浮又沉,所以它最早叫“浮元子”,后来有的地区把“浮元子”改称元宵。北方人和南方人在春节早晨都有合家聚坐共进汤圆的传统习俗。
王攀他们这里的人吃的汤圆馅一般都是由炒熟的花生,芝麻,核桃,再加上红糖做成的,把它们包在汤圆里一煮。吃起来,香甜滑润,肥而不腻,糯而不粘,是不可多得的美食。以前村里穷的时候,也只有过年的时候才会吃上几回。不过现在村里的经济改善了不少,时不时的也会有人自己做来吃。
这汤圆面还有一种比较好的做法,王攀很喜欢吃,那就是把那阴干的汤圆面调好了,搓成一个个的小球,然后把它们放到油锅里去炸。等外面那一层炸出金黄色,而且皮也鼓起来,然后浮在油面上的时候就可以起锅了,然后在上面散上一层的白糖。吃起来,真是美味可口,而王攀他们这里叫这样的美食为油团子。王攀小时候每当过年的时候就会站在锅边,等着老妈炸油团子给他吃呢。
当然了。过年了,家里也不可能只是准备这一种的小吃。早在前几天里,王华兰就哪也没去,一心就在家里做吃的了,虽然王大是大厨,但是他对于王攀他们家乡的很多小吃还是不会的,主要是网络上并没有那样的资料,他也没有办法学不是嘛,所以,这就需要王攀的老妈去当主厨了,王大也就只能在边上当一个下手了,也正好可以学习一下经验,等明年的时候也就不用王华兰来动手了,他自己就可以搞定了。
这次王华兰准备的小吃有麻花、香辣胡豆(蚕豆)、爆米花、油炸豆腐,酥肉。其它的都是一些平常常见的东西,但是酥肉就算是王攀走遍了那么多的地方,也只有他们那里才有人会做,在外面可是很少见到的。
酥肉做起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