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7章 (第1/3页)
事后,我把挨“骂”的事告诉给县上的领导同志。他们说:“现在就是那样,因为包与不包的庄稼长势相差得太远了,老百姓心里不平。”如此等等,又一次增加了我要坚持搞农村改革这件事情的信心和决心。
1979年7月,我又到碧岩、文峰、云田等公社了解31个包产到户试点生产队的情况,看到情况很好。到11月份,又将试办生产队扩大到63个。由于试办队分布在全县各个公社,又是在县委领导下公开进行的,在本县和邻县的周边地区的反响很大。有些临近的县不理解,提出要“挡住陇西县资本主义歪风”。但广大农民拍手叫好,说咱也要搞包产到户,搞了包产到户就少挨饿。顺应这种民情,结合国家和省上政策变化,陇西县委县革委于1980年3月初制定并下发了《大包干作业组生产责任制管理办法》,进一步在全县有组织、有领导地全面铺开包产到户。1980年9月,县委县革委制定了《关于包产到户几个具体问题的补充意见》。1981年2月21日至27日,县上两级干部会议强调继续完善生产责任制。就在全县铺开包产到户的过程中,我们每一次开会都研究干部群众的思想动态,从公社同志的汇报中发现全县只有三个老支部书记公开不赞成大包干生产责任制,除此之外,在县上的领导班子、各级干部中没有听到公开反对的声音。对三个有不同意见的老支部书记做了一些思想工作,指出千说万说要老百姓吃饱肚子,让老百姓吃不饱肚子的任何政策,人民是不会拥护的,不管你对人民公社有什么样的感情。
群众对包产到户十分拥护,热情极高。有一天傍晚,我从水泉公社到云田时,天已经黑了,路上无法行走,把车陷在沟里出不来了。我让司机看着车,我到公社叫人帮助推一下。正说时,一群种完庄稼的社员走到我们旁边,听说是县委书记的车被陷,他们说“县委给咱搞包产到户哩,赶紧帮忙推车”。这是一件小事,可说明我们的政策,符合了群众的心愿,群众的心和我们连在一起了。
在包产到户的全过程中,我十分在意上级的动态,也十分注意干部群众的真实心愿。因为当时的历史背景,只有这样,才能帮我判断情况。如果我们实行的政策,群众反对,那就站不住脚。但我有一个坚定的信念,只要绝大多数群众真心拥护,我们就有靠山,我们就用群众的心愿感动上帝。所以,我经常了解各阶层的真实动态。了解的唯一的办法是“私访”。因为私访能了解到群众的真心实意。有一次,我到永吉公社去下乡,在顺路的地头遇到一位五十岁左右的农民在劳动,我就过去直接问他,群众对包产到户有什么意见。这一问,立刻提起了这位农民的精神,他开口就说,现在可好了,包产到户了,我们全庄子的人,不管老的小的,男的女的,都像“疯”了一样,睡下急着等不到天亮,一心想着下地劳动,跑光阴;天黑了,在地里干着不愿回家,生怕比别人跑的光阴少、富得慢;劳动起来,恨不得把“土地爷”都挖出来。没有搞包产到户前,公家的庄稼地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