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二章官员 (第2/3页)
因为这与地方官吏的考评密切相关。
而在春耕之前,地方上还要对道路沟渠,做最后的修缮。
春耕过后,来到夏季,许多地方还要预防水患,雨少的地方,却要连连求雨。
到了秋季,又面临秋收,事实上,这些年,地方官吏这个时候都在筹备粮草,征召夫役,大秦的战车,可不是光靠着军人来推动的。
秋收之后,才是地方官吏最繁忙的季节,征收田赋,统计税银等等等等,都在秋末冬初的这一段时间内完成。
可以说,地方官员们就是在围绕着辖下的田亩在办事,没办法,田为国之本,这个重点是不会变更的。
不扯那么远,正月十六过去,京师终于略略恢复了平静。
各处衙门也正式开始署理政务,今年比之去年要轻松一些,不用为西北战事操劳。
但今年春耕之后,将要发生的战事依旧牵动着朝臣们的心。
很多人都知道,东边的大军已经如箭在弦,不论河洛,还是河中,都已经平静了五六个年头,大军空耗粮饷,却无所事事,如今一战而定西夏,东边的大军很可能已经急不可耐,只等朝廷旨意到来了。
不过让人安心的是,东边大军其实一直在备战,士气饱满,粮草充足,不会像伐夏之战那般仓促,朝廷应对起来,要轻松的多。
尤其是,经过一场灭国之战,大秦的国库反而更充盈了一些,西夏数百年积聚,差不多都被大将军赵石搬回了京师,据说,来年开春,还要陆续有着西边送过来的虏获进京。
这让朝臣们很有信心,在今年发动中原战事。。。。。。。。
但在军国大略上,还是枢密院和兵部的话语权最重,按照如今大秦越来越分明的政局,文臣们显然已经被排除在了战略制定之外。
不管他们甘不甘心,无论是枢密院,还是兵部,现在从上到下,都有从军军旅的经历,即便里面有一些文人,凭借着曾经在军中参赞军务的资历进入其中,也只占少数。
这样的地方,对文臣的排斥,是显而易见的。
文臣们想要插手,凭借着读上几本兵书战策,或是在军中巡视过之类,得到的那点东西,真的不够看。
将军们也许在口舌争辩中占不到什么上风,但只要说起军中细务,文臣们也就开始吞吞吐吐了,而这样的人,在如今的枢密院和兵部,根本无法站稳脚跟。
可以说,军政两事,在大秦实现了初步的分离,这对大秦来说,是有着好处的,但还是那句话,只就政治而言,所有的事情,都是利弊参半,也许今日之良谋,异日便成毒酒,谁能说的清楚呢,说到底,最终还要看人们怎么想,怎么做了。
不管怎么说,就战事上的发言权,如今在枢密院和兵部这里。
所以,正月十七,大将军赵石准时来到了枢密院。
他这位枢密副使,算得上是头一次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