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游玩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四百四十七章游玩 (第2/3页)



    而赵石可不是个逆来顺受之人,但他不愿插手河洛军政之事太多,所以也就不想在洛阳这里多呆了。

    两人同时来到,他正好提出告辞。

    借口也好找,他身上本来就挂着个什么河洛巡访使的职位,在河洛四处走走,乃理所当然之事,谁也说不出什么来。

    于是,大秦成武七年五月中,晋国公赵石带人离开了洛阳,先往东行,再折而向北,没去虎牢,也没去荥阳,他不想见魏怀德。

    五月末,驻马黄河岸边,顺便收取了杜山虎送来的问候,然后带着两个小妾和扈从们,再次南下,到登封,到了嵩山脚下,本来想上去看看嵩山上面的寺庙里有没有一间少林寺……

    问了问当地乡民,别说,还真有。

    不过等赵石带着人来到据说是后世武学之源头的嵩山少林寺一瞧,真真是大失所望。

    这里香火到是有些,据说在唐时也兴盛一时,建寺的年头也不少了。

    但闻名于后世的护寺武僧,赵石却一个也没见到,不是人家避而不见,而是真没有。

    和尚们过的也很清苦,属于寺庙的田产不算少,但多为薄田,而且,出家人已慈悲为怀,不像北地僧众那么贪婪,只是对租种田地的租户收取足够维持生活的粮食即可。

    到是河洛去年战乱时,这里还收拢了不少饥民,现在饥民大多散去,僧人们一个个面黄肌瘦的,看着比饥民也好不了多少。

    寺庙也破破烂烂,连大雄宝殿都塌了半边,据说是冬天为了取暖。拆了屋子。

    赵石没那么多同情心。不过还是留下了些银两。在寺中僧人千恩万谢之下,意兴阑珊的下了山。

    本来他还想着,向人家讨教一下,看看自家的般若劲儿是不是出自这里呢,这么一看,还是算了吧。

    吃糠咽菜的心慈和尚,是不会创出如此霸道的武学的……

    从登封再次启程,一路向西。入颖阳地界,这个时候,离汝州也就不远了。

    可以说,这一路上,游山玩水,走的不紧不慢,不入官驿,不入城池,谢绝一应地方官府逢迎。

    走走停停,在地近汝州时。又转向西边寿安,因为他不想见江善。

    这样的巡行路线传回洛阳。来到张培贤耳朵里,张培贤面沉似水。

    赵柱国在洛阳时,没有单独约见过段从文,往东去没见魏怀德,往南走,也没见江善江君慈。

    在他看来,这只意味着一件事,赵柱国回京之后,准备参劾于他张培贤了。

    那么,他主掌河洛军权的日子也就屈指可数了,这一点上,几乎没有任何疑问。

    是现在上书,先参劾赵柱国一本,还是等朝廷责问来了之后,再行上书辩驳,都没多大区别。

    张培贤如困兽般在府中书房转了一晚上,最终喟然而叹,伏在案上,写了几封书信,在天明之后,招来几个亲信,命他们马上送去京师。

    未雨绸缪而已……一来事先活动一下,看出了事故之后,能不能有挽回的余地,二来,让家中之人先有些准备,以免乱上添乱。

    三来呢,即便明年回京述职,也应该先在枢密院找个差不多点的职位。

    而最重要的一件事,还是仔细探听京师消息,现在朝堂上并不太安稳,说不定就会有什么变故,到时候赵柱国回了长安,说不定,也就顾不上其他的了……

    他到是想给赵石再添点麻烦,但一想到赵石的手段,便也放下了这些不为外人道的心思……

    不管张培贤多心烦意乱,赵石这些天的心情却渐渐舒畅了起来。

    河洛间的山川景致,风土民情,和北地大不相同。

    虽然到处都是战乱过后的痕迹,而因禁军裁汰士卒南下,地方上也颇为混乱,甚至在路途之上,还遇到了两波不长眼的断道强人。

    但总的来说,像这样悠闲而又没什么目的性的旅程,这些年来,他还是第一次经历。

    这两年,他的心境和以往又有很大不同。

    搁在几年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