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指点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十四卷风云激荡几时休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指点 (第2/3页)

冲入步军军阵当中,尽都无功而返。

    张柔身先士卒,身披十数创,犹自率军高呼酣战,众军士气大振,死战不退,从清晨,战至日落西山,两军这才罢战。

    清点伤亡,张柔所部伤亡一万四千余众,而蒙古人也伤亡惨重,有四千余蒙古勇士永远的倒在了这里。

    自蒙古南下以来,这是伤亡最惨重的一次,自此,河北名将张柔之名,响彻黄河两岸。

    当晚,张柔再次派使者入蒙古军中,邀术赤天明再战。

    惨重的伤亡,让术赤终于冷静了下来,四千余蒙古勇士去见长生天了,伤者无数,这样损伤,是蒙古军所难以承受的。

    于是,术赤打算,第二日派遣人马,截断汉人后路,与汉人游战,这才是蒙古人所熟悉的战术。

    但当第二日太阳升起之时,术赤差点被气的吐血,对面只剩下了一座空营,汉人连夜退兵走了。

    走的很干脆,而且悄无声息,显然早有准备。

    蒙古人头一次品尝到了汉人兵法的滋味,让人郁结的只想发狂。

    而且,这不是大草原,这是十里一城,五里一郭的汉地,汉人大军尽可从容退去,不用担心会被骑兵咬住拖垮。

    这个秋天,蒙古人退去的很早,流的血却比以往多出数倍不止,虏获更不能跟以前相比。。。。。。

    这一战,让蒙古人终于产生了以汉制汉的想法,此后,汉军开始普遍出现于蒙古军当中。

    当然,蒙古人对河北李任权部的姿态也变了。

    第二年初春,蒙古使臣来到河北面见李任权,将蒙古人与宋人签订的盟约给了李任权,劝李任权归降。

    李任权权衡数月,犹疑不决。

    这个时候,帮他下定决心的不是旁人,正是宋人。

    宋皇招李任权进京,措辞严厉,胁迫之意分明。

    这一年秋初。李任权亲自北上辽东,觐见成吉思汗,成吉思汗大喜,当即封其为燕王。汉军万户,统领河北诸路人马,并大度的放李任权回去河北统兵。

    李任权回到河北之后,立即改旗易帜,投靠了新主人。

    到了大秦成武十三年春。成吉思汗令李任权迁河北工匠,商人,以及汉军家眷十五万户,以充蒙都,也就是当年金人京师上京旧址。

    移民,不管是在哪个朝廷,都是一个非常残酷的过程,这次也不例外,从河北到蒙都的一路之上,河北百姓嚎哭之声不绝于耳。沿途倒毙之尸骨,多年之后还都随处可见。

    移民,帝王之功业,多为史书所称道,但对于身处其间的百姓来说,却是血泪斑斑。。。。。。。。。

    消息传到大秦,引起的震动,也就可想而知了。

    这些年,军政鼎革,已然接近尾声。尤其是军中诸事,在现阶段看来,已经不会再有大的动作了。

    军中求战的声音,也渐渐高涨了起来。

    江善。段从文,张锋聚,木华黎等人,都有上书言战之举,这也代表着,军人们已经按捺不住。想要亮出他们的刀锋了。

    而河北的异变,可以想见,在不久的将来,会像导火索一样,让这些声音达到一个巅峰。。。。。。。

    朝堂上的大多数人,都已经预感到了战争将要到来。

    这不会以个人的一直为转移,甚至皇帝陛下也不成,大秦平静了这些年,需要一场战争来释放军人们建功立业的**。

    而文臣们,其实也在渴望着定鼎天下的那一天早日到来。

    大秦如今就像一个火山,之所以还没有喷发出来,是因为壳厚了些,而不是因为内里的威力不够强。

    大秦的皇帝陛下,以及文武重臣们这几年都在极力压制着下面的声音,以保证从成武七年开始的鼎革诸策不被打断。

    但鼎革为了什么,大家都清楚,强国强军,一旦机会到来,谁也不会放过。

    朝廷邸报还没有明发,所以河北之事还算是秘而不宣,但该知道的人,已经都知道了。

    自成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