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95 纪年番外--折来一笑是生涯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95 纪年番外--折来一笑是生涯 (第2/3页)

小哥打量了眼前锦衣华服的两人,“你们应该是许久没来过了吧?宗家老婆婆去年便过世了,唉,说起来可惜,她膝下无子女,这手艺也跟着失传喽。”

    陈婠一蹙眉,心下顿时失落,不禁怅惘,“不过才几年光景…以后,却是吃不到这口味了。”

    一旁的商户小哥翻了翻手中的小玩意儿,快言快语,“今儿已经是昭平八年,宗老婆婆活过了三位皇帝,将近百岁,算是喜丧。这生老病死的,谁能逃得过去?这位娘子要是喜欢糖糕,前走左拐有家新开的,生意也好的紧,去瞧瞧吧。”

    陈婠报以淡笑,封禛已经扶着她的肩头,随着人潮涌动往前面走去。

    世事如浮云,斯须改变如苍狗,不知觉弹指一挥间,离当初,匆匆已经过了十年。

    那小哥在身后开了嗓子唱起了歌谣,高亢的音调回荡在这盛世年光:“昭平盛世,稻米流脂,粟米白哟——九州道路无豺豹,男耕女桑,不相失——”

    如今国泰民安,休养生息,朝廷鼓励从商,减免赋税,百姓富庶,这歌谣正是如今民生写照,坊间文人编撰出来流传于市井,但封禛亲耳听到却还是第一次。

    朴实欢畅的调调浸染在漫漫欢愉的节日中去,很快便被春风吹散,落入无边的晚霞。

    封禛拉着陈婠渐渐走远,满目欢声乐语,竟有种平淡安稳的满足。

    辞别闹市,登上画舫游河。

    香风卷着水浪,陈婠在船头拨水,忽而闻得一阵幽幽的箫声传来,回盼便见,一袭玄衣正倚靠在舱门前,碰萧吹奏。

    风淡淡,水融融,箫声入夜无边,正是好景良天。

    而良辰美景,封禛从来不会辜负。

    这画舫行到水面中央,惊起一丛芦苇荡里的鸳鸯。

    陷入温软的床帏,缠绵中,便见窗外一轮月华忽上忽下,倒凤颠鸾。

    她促狭地将指甲来回划着,“陛下风姿可是不减当年呐…”

    封禛使力惩戒了她片刻,附在耳畔道,“这就教婠婠尝尝滋味。”

    水上的夜色格外漫长,良宵难尽。

    上巳节后不久,昭平八年,慈宁宫懿太后病故,终年六十二岁。

    病榻前,皇上始终没有去探视,想来是恨极了。

    但身后事,仍是按照祖制葬入皇陵,守孝七日。

    陈婠没有去过慈宁宫,她也不知道这母子二人到最后是否尽释前嫌,但人死如灯灭,再大的怨恨,也该归了尘土。

    --

    昭平八年末,瑞王聘娶沈青桑,瑞王府终于有了女主人。

    --

    昭平十年,大将军陈棠再次得天子令,出征南郡,历时三年,荡平十万大山蛮夷外敌,永出南面祸患,顺便带将军夫人回故乡祭祖,在家乡小住了一月,才班师回朝。

    此时的陈棠,已经是两个儿子的父亲。

    --

    昭平十二年,皇上携皇后第二次南巡,生下二皇子封炜。

    昭平十五年,文渊帝姬行及笄礼,名冠京华。次年择驸马,出宫建公主府。

    --

    太子封麟二十岁,改年号为宣肃元年,开始入正阳宫,着手接触朝政。

    而同岁的温慧帝姬眼光挑剔,也有了意中人,正是舅舅麾下最英武的一位三品参将魏修。

    时年封禛五十三岁,贡院选拔出来的文武官员,已经换了几度,而担任丞相十年的陈道允年迈辞官隐退,于次年病逝。

    --

    宣肃三年,东宫得子,大宴后宫,太子妃隔几日便去毓秀宫,陪陈婠说几回话,解解闷,后宫里一时添了不少生气。

    都道陈皇后驻颜有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