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第2/3页)
大是惭愧,道:“老将军,在下来得晚了,请勿见怪。”
赵鞅笑道:“封大夫是守信之人,定是路上有了耽搁,不过,老夫惯于夜睡,并不觉晚。”他其他的几个儿子却未见到,想是被赵鞅赶去睡了。
三人分宾主坐下,伍封将酒壶放在桌上,道:“此酒是家母所酿,与他人府中之酒颇为不同。”
赵无恤见这两个铜壶上有多处凹下,似是新撞,问道:“封兄一路上出了意外?”
伍封笑道:“路上遇了一班刺客,被我杀散。虽是马亡车覆,幸好这壶酒未曾泼洒,也算罕事。”
赵氏父子都大为吃惊,连忙追问,伍封简略将事情说了。
赵无恤埋怨道:“封兄,既然遇到刺客,何不先回府去?这么黉夜赶来,若是对方另有埋伏,岂非太过凶险?若封兄有所伤损,我怎过意得去?”
赵鞅叹道:“封大夫遇此大险还来赴约,这番信义胆色,也是罕见。”
伍封笑道:“老将军这么说,我就大为放心了。我一直心里忐忑,恐老将军责备我少不更事、胆大妄为哩!”
赵鞅见他言之甚诚,知道在他心中,其实当了自己是家中长辈一般,心头一热,失笑道:“‘少不更事、胆大妄为’八个字,恐怕只有令堂大人才会这么说你吧?”
伍封笑道:“正是。”
三人哈哈大笑。
赵无恤道:“在下自小便不大饮酒,因而并不善饮,比不得封兄的酒量,今日只好舍命相陪了。”
这时有家丁奉上酒菜来,伍与二人饮了几爵,却见赵无恤若有所思。
伍封问道:“无恤兄在想什么?”
赵无恤道:“听封兄细述适才遇袭的情景,我总是心中生疑。那班刺客进退有据,奉令行止,箭攻剑守,不适是一般的刺客或府中家将的举动,只有训练有素的兵卒才会如此。”
伍封心中一动,沉吟道:“我一心挂着与无恤兄之约,倒未曾细想过此节。如今想来,的确有些可疑。”
赵鞅微笑道:“外兵入城,不大容易。若这些人是兵卒,只会是城中之兵。封大夫是否与某位领军之人有仇呢?”
伍封立时想起田逆来。他见赵鞅目光闪动,知道自己与田逆结仇,赵氏父子不会不知道。他们这么说,只因他们是外国的使节,不好对他国的事乱说。
伍封点头道:“我明白了,多谢老将军和无恤兄。在下今日前来,是有事情向老将军和无恤兄请教。”
赵鞅道:“封大夫有何事要问?”
伍封道:“眼下列国大多以百步为亩,听说老将军在邑地用大亩之制,以二百四十步为亩,在下愚鲁,不知其中有何妙处。”
赵鞅道:“周制以百步为亩,分为私田和公田,公田又称为‘藉田’。每百亩私田授一夫,一夫挟五口,故称五亩之宅,百亩之田。古者什一,籍而不税,即是每户百亩私田,再划十亩籍田,以籍田之产上交,以私田之产自养,不纳税赋。每百亩间以阡陌分划,以封疆分出一里,方里而井,井九百亩,是为‘井田制’。田分上中下三等,其中百亩所指上田,若是中田则为二百,下田为三百。上田无须休耕,中田每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