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1章 (第3/3页)
递过来的刀枪。在懵懵懂懂地杀人,懵懵懂懂地被杀。
如果说,有谁死得不糊涂,那也是有的。同样是无名无姓的小卒,汉国的军士们死得不算糊涂。也许他们曾经懵懂了一辈子,之前他们也许不理解为什么要扶保汉室,不明白为什么要打打杀杀。但这一次,他们明白,为了城里的妻儿老小,他们如飞蛾扑火一般地冲向死亡。
墨韵留香:评论及同人 从汉军反戈看孟子的诅咒
作者:qiaolina0618
“君事臣如草芥,则臣事君如寇仇”——孟子
孟子这句话曾经把朱元璋老爷子气的呼呼直喘,立马把《孟子》里所有强调民贵君轻的话摘出来删掉,在全国范围内推出了和谐版《孟子》——《孟子节文》。
朱元璋的这种作法难道不可笑吗?孟子这句话只是在叙述这样一个客观规律,而规律是否存在、是否发挥作用,和它是否说出来并没有关系,即使孟子根本没有说过这句话,或者人们根本没有听说过这句话,难道就会“君事臣如草芥,则臣事君如父母”了吗?
可惜的是,权力往往是这样一种掩耳盗铃的东西。
——————————————————————————
中书舍人莫言傲然睥睨着城门前的士兵,如果这些刚刚披上几天战袍的百姓算是士兵的话,目光中带着傲然和鄙视,仿佛他就是这些百姓的救世主,正在为他们去谋求一条活路。
————————————————————————————
不知道是愚蠢的人容易获得权力,还是权力更容易让人变得愚蠢。那些手掌大权、不受制约的人,往往都会像这位中书舍人一样,把自己看作是“救世主”、“红太阳”、“舵手”、“慈父”,而那些在和平时期缴纳税款、战争时期拼死守城的百姓则是没有思想的“群氓”,没有感觉的“蚁民”,面目不清的“黔首”,匍匐在地的“草民”。这其实就是“君事臣如草芥”了,可孟子所叙述的那条规律哪里去了呢?
很多情况下,孟子的诅咒彷佛都失灵了,无论权力如何肆虐,无论有多少个姓名、地点、数字陆续成为“忌讳”,人们都一直在扮演“沉默的大多数”。人们的沉默又变相地纵容了权力的横行无忌,加深了权力对“枪杆子”的依赖和迷信。据说,清末张之洞临死时,向摄政王载沣提出应该善抚民众,载沣则扬扬得意道:“不怕,有兵在。”言外之意,只要拥有暴力工具,又有哪个大胆的“臣”敢于“事君如寇仇”呢?
老辈人有一句话说的好:“不是不报,时候未到。”
—————————————————————————————
那个士兵突然放声大哭:“我没有家人了,我的家人已经全都死了,我爹、我大哥都战死了,我娘在城下负责烧饭,也被冷箭射死了
……
白须老兵声泪俱下,越说越怒,他突然振臂高呼道:“守住运城的是我们,要把它交出去,那也应该是我们,这些丧尽天良的狗官,杀光他们,莫要再叫他们去祸害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