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谋划 (第2/3页)
秦王真正的耳目。
如果秦王愿意,就连手下大臣吃了什么饭,六国君王一天做了什么事,秦王都会一清二楚。它监视着全天下,任何不利于秦王,不利于秦国统一天下的人与事,都是它摧毁的目标。
没有人知道里面到底有多少人,因为所有的人都是单线联系。这里面很多人默默潜伏于六国的各处角落。
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不会接到一件具体的任务,但一旦有,那肯定是雷霆一击---在恰当的时刻,除掉背叛或阻碍秦国统一大业的人物。
在华阳之战结束的第四天,秦王就得到了整场战役的所有详情,这就是黑冰台的可怕之处。如今,召集大臣们前来议事无非是集思广益,看看秦国能否从中捞取足够的利益。
环视了殿下一圈,秦王将大臣或惊讶或沉思的表情收入心中,威严地问道“诸位爱卿如何看待华阳之战?”
底下的大臣纷纷低声言语,交换看法。此时魏冉作为丞相,当仁不让地发表起自己的观点,“以臣来看,自商鞅变法后,我大秦国力大增,对外征战少有败绩。六国恐我大秦久矣。以韩国区区四万弱兵,假冒我大秦援军,即令赵、魏大军惶恐。但十五万大军一夜而没,可知赵、魏两军,较弱韩也强之有限。大王不妨兵发大梁,攻城略地,破诸国之胆。”
联想到这两年魏国被大秦打的节节败退,溃不成军的样子,朝堂上文武大臣发出会意的嗤笑。
“丞相所言甚是。臣恭喜大王,贺喜大王!韩国以军械扬名天下,夜袭却考校近战,非韩国之所强。但韩以四万之兵攻打赵、魏大营,真乃置之死地而后生。由此可知赵、魏也是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矣。”华阳君辛戎紧接着附言。
华阳君话音刚落,又一个声音在大殿响起。众人看时,却是昭王的弟弟,隐太子--公子市。“臣弟也是如此认为,山东六国如今已是惊弓之鸟。否则以韩国之弱小,若不冒充我大秦之兵,即使是偷袭,胜率也不足两成。”
秦武王死后,公子市原本马上就要以继承人身份登上王位的,奈何赵武灵王横插一脚,失了王位。为了安抚公子市,秦国实际掌权人宣太后(注:死后的谥号,现在还不能称呼)让公子市享受太子的待遇,一旦秦王驾崩,由公子市继位。
“是极是极。臣弟请大王出兵,扬大秦军威于山东六国。”昭王的另一个弟弟公子悝也是不甘寂寞地建议。
秦国上下谁人不知魏冉、华阳君、公子悝、公子市是秦国“四贵”,他们的背后是宣太后,身为宣太后的弟弟或者儿子,他们把持着秦国的朝政,与昭王分庭抗礼。
话音一落,之前还安静的大堂顿时议论不断。有为昭王歌功颂德者、阿谀奉承者,有激情昂扬说秦趁势一举灭国统一天下者。几十年来,秦国对外战无不胜的战绩让每个秦国人信心满满,不将六国放在眼中。
昭王一一将众臣反映铭记于心,却是不予回应。
如今“四贵”已成尾大不掉之势,秦国上下但知宣太后、魏冉,不知有秦王,甚至把秦王当成一个过渡人物。毕竟宣太后曾说秦王死后由公子市继承王位。
看到朝堂沆瀣一气,昭王心下愤恨,更坚定了去除“四贵”的决心。
但深知帝王谋术的昭王也知道,现在不是最好的时机。自己虽然羽翼渐丰,但还是无法夺回至关重要的兵权。如今秦国兵权被魏冉、白起掌控,尤其是他们和公子市还来往密切,不得不妨。这些年来随着公子市越来越年长,加之自己一直没什么错,太后越来越倾向将王位传给自己正直壮年的长子柱。但也只是倾向而已,太后至今主意未定,自己还需要耐心等等。
“武安君,你来说一下你的看法。”等到大堂安静了下来,昭王没有理会众臣的态度,望向一言不发的“杀神”白起。
伊阙之战斩首二十四万的战绩铸就了他杀神的美誉。按照原本的历史发展,十三年后的长平之战,白起会坑杀四十五万赵国俘虏,这会使他成为整个战国四大名将之首,号曰“人屠”。
白起抬起头,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苦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