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70章 中国市场和大视野 (第1/3页)
七月,在《姐姐的男朋友(第一季)》(东京电视最终还是改了电视剧的名字)开播的时候,小渊惠三总理带着日本政经代表团访问中国,福田光美在代表团中居然混了一个位置,这样一个年轻漂亮的日本妞就这样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晚上七点钟的新闻联播的镜头上。
沈正辉也在国内,不过他所在的地方是余杭,他是在王安然的宿舍里看到这个新闻的。播音员公式化地宣读着新闻稿,说着中日友好的老调,刚刚当选满一年的小渊惠三总理看上去精气神都还挺足的。和他会谈的总理刚刚上台,正是意气风发准备大干特干的时候,虽然小渊惠三访问中国分别还要与主席、人大委员长会谈,但是和总理会谈似乎是最重要的一次会谈,因为牵扯的问题特别重大。其中牵扯到的广信破产案,日本银行的债务相当多因为破产无法讨回,于是小渊惠三不得不就这个问题和总理做沟通。
当然,按照新闻联播的基调,整个会谈的气氛一定是良好的。但是实际上这基本上不可能,即使大的方向上达成了和解,双方对于核心的利益当然是据理力争。97年之后的金融危机的影响还没有消退,双方都还处于失血的状况,中方面临的是深化改革的压力,因此这位总理上台面临着一揽子重大问题的解决问题。日方面临的是自80年代一直持续的经济停滞,在本土经济裹足不前的情况下,海外投资就成了救命稻草,中国作为潜力最大的投资市场和消费市场,是日本一向觊觎的。更何况日本握有是否同意中国加入WTO这手牌。
因此,具体谈判的双方工作人员在经贸协定上还面临着不断的扯皮和各种争论,虽然协议的内容提前已经沟通过了,但是其中具体的条款是否有陷阱还要再审阅,双方谈判的大佬还时不时抛出新条款,而他们又必须在很短的时间内完成这个谈判的签订工作,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当然,也不排除某一方故意这样做,其目的就是想要借着急匆匆的谈判占便宜。
福田光美显然就怀着这样的意愿,在和分管文化的副总理的会谈的时候提出了加强中日文化交流的提议,提议说中日之间可以相互引进电影。
这个提议让参与谈判的中方代表都感到很头疼,改革开放初期,中日关系密切的时候,日方向中方赠送了大量的电影版权。那时候的电影在娱乐生活贫瘠的中国人思想中扎下了根,高仓健像神一样。现在世界各国的电影都在好莱坞的冲击下节节败退,日本这个所谓的世界经济第二大国更是如此,除了动画片之外,真人电影几乎没有什么起色。目前中国每年只进口十部大片,这十部大片全部来自好莱坞,即使中间有成龙的电影,也是在好莱坞拍的。所以福田光美所提的这个要求在中方代表看来根本就是日方的妄想——好莱坞的电影冲击中国电影,日本动画片冲击中国动画,中国的电影和动漫产业还活不活啦?
于是福田光美的提议遭遇了对方官腔的拖延——这个提议我们要考虑考虑之类的。
于是福田光美继续建议双方的目光不局限于电影,应该包含电视剧、电视节目、小说、杂志等一系列文化产业方面,在此基础上,中日双方应该达成某种原则性的协议,对双方的文化产业的交流合作创造条件——譬如贸易定额等等。
不知道是福田光美配合小渊惠三,还是小渊惠三配合福田光美,小渊惠三在和主席、委员长和总理会谈时,提出了东亚自由贸易区的概念,即以中日韩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