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1章 信心和吹风 (第2/3页)
于以往的电影,受众市场主要是中国大陆,到时候是不是能够被大陆的观众所接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虽然在上映时间上,沈正辉已经尽可能地用先知先觉做了手脚了。
有了顾问们的帮忙,文戏的进展很快,这帮年轻人已经被足够的磨练训练出来了演技,加上老军人们感同身受的熏陶,把握戏中人的感觉和情绪不是一件艰难的事情,战争戏的进展就要慢得多,毕竟这是一个系统性的大工程,每一次开拍都要做足准备。沈正辉不愿意学习冯导的摇晃式伪纪录片拍摄法。在器材上,还不得不选用索尼的设备。
不过整个片子的拍摄进度委实出乎沈正辉的预料之外,进展非常快,眼见快过年了。拍摄进度已经完成了快一半了。几乎可以肯定按照现在的进度。二月底就能完成拍摄任务,进入后期制作的过程,关于这些事情已经开始和香港、日本的公司接洽了。国内的后期制作水平还是太弱了一些。就在沈正辉处在患得患失之间的时候,王见胜来到了拍摄现场。
这一次拍摄选择在东北地区,除了故事本身的需求之外,沈正辉还怀着某些心思,现场的群众演员每天都是上千人,这就是一笔很大的开支,剧组本身的开支更是花钱如流水了,因为保利的关系,当地的驻军也参与到了拍摄中来,不过至少表面上他们是不收钱的。剧组开拍一个月之后,突然接到了命令,当地省军区的司令要到剧组来,沈正辉正觉得莫名其妙,王安萍传过来了消息,王见胜要到剧组来视察。
哪怕是一个退休的军委副主席,那也是了不得的人物,省里面的省长,副省长,秘书长也跟来了不少,连带着大军区都来了一个参谋长,一时之间剧组感觉自己像是熊猫一样被严格看管了起来。
沈正辉自然不会自恋到认为这是自己散发了王霸之气,王见胜的到来也许只是他老人家心血来潮,也许是他的一种间接地表态,也许是出于对保利的利益的考虑,但是不管怎么样,这位老先生到剧组来,就是给了沈正辉莫大的帮助,剧组的消息又能在报纸上刷上一段时间,同时日后电影过审估计也能够容易一点。
王老将军本人倒是觉得自己的目的非常单纯,不过跟着他来的人不敢这么想。
老将军先是一一接见在剧组的老军人老干部,这位同样参加过抗美援朝战役的老将军对待这些老军人老干部特别亲切和蔼,几个老军人他还认识,他一一问了他们最近的生活情况,最后顺带着问了他们在剧组的工作情况如何。
在剧组的工作也是很辛苦的,虽然生活上有专人照顾,但是这些老军人们毕竟都是七老八十的人了,天天开会也有吃不消的,有好些个都不得不离开剧组回家养病去了,留下来的都是身体硬朗,思想倔强的主。他们纷纷表示拍电影很有意思,让他们回忆起了自己的峥嵘岁月,虽然导演不是什么都听他们的,但是他们的建议什么的剧组都尽可能地听取并努力表现在电影里面,他们觉得过得非常充实。
王老将军顺着这个话题开始发挥,开始了自己的演讲。
他开始回忆历史,回忆当年是在何种情况下何种压力下志愿军和准备远远超过自己的美军作战,并且取得了如何的战绩,那个时候的军队的心气是如何如何,顺带着就谈到了眼下我们国家所面临的种种问题,当然,张将军讲的主要是军队的问题,军队面临着很大的困难,在新的建军思路下,军队不得不为了大局受委屈,但是不能因为这个军队就不能打仗了。和平是可能的,不是必然的,离开了军队保护的和平,根本就没有意义,所以军队任何时候都要立足于能打仗,能打胜仗。
沈正辉自己有种错乱的感觉,完全不明白为什么王老将军会到自己的剧组里面来将这个,在场的人根本不应该是吹风的对象,一帮子已经离退休的老军人,当地政府首脑,管什么打仗的事情,唯一一个现役的军人军区参谋长看上去根本就没有把老将军的话听进去的样子,对待王老将军的态度就好像对付领导。
所以将这种话的意义何在呢?
王老将军马上就讲到了:电影是个好东西,它可以起到很好地宣传作用。我们党以前的事业能够成功,宣传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我一开始问你们在剧组工作的怎么样,听到你们的回答很高兴,你们所做的事情是踏踏实实的,当然,剧组做的事情也是踏踏实实的这就很好,拍摄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的战争,他们不是一脑袋自说自话想怎么拍就怎么拍,而是认认真真地向老同志们请教当年的事情,请老同志们作为顾问一起来参与拍摄这部电影。这就很好。是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态度,这样拍摄出来的电影也就是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这样踏踏实实。实事求是的作品作为宣传的材料。就要因为它的质量而被广泛接受。因为它挑不出来错,这就是真实的,我们宣传要做到的就是用真实的来宣传……
沈正辉觉得。王老将军的这番话显然是有用意的,但是现在他还看不出来用意,不过他这样说,似乎对于沈正辉本人是有利的,沈正辉当然不拒绝王老将军对自己电影的抬高,他甚至不介意王老将军组织部队的士兵们集体观影,如果这件事情真的能够成功的话,他几乎会笑醒。
王将军很快就提到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