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法国天鹅的挽歌(2) (第2/3页)
吨的4号坦克,而是直接开发22级的坦克,然后升级成25吨级别,由于只开发一个级别,所以排序前进了一位,由四号变成了三号)。
三号坦克可以说是将攻击、防御、机动性坦克最重要的三围指标完美的融为一体。西欧陆地战争一打响,和他们正面对抗的英法坦克完全不是一个级别的对手,而现役的英法两国的反坦克炮,此时不是40毫米左右的两磅炮,就是28毫米这种更坑爹的小口径(这是法国的步兵用坦克炮),在三号坦克面全成了“敲门环”。
而德军中另一款令英法陆军惧怕不已的武器,就是这种两发动机的HS129.
HS129机腹上挂的40毫米的反坦克航炮,本是防备为了对付东线的T34狂潮准备的,用来打西线的英法坦克本就有些大材小用了。三月份的挪威战役结束时,德军在挪威缴获了一批英国的玛蒂尔德II型坦克。身为穿越者的林汉和汉娜,知道它是未来半年里英法两国能拿得出来的防御最强的坦克了。送回德国本土进行测试时。军方发现这款坦克正面装甲虽然极厚,但顶部装甲较薄,哪怕是装在机头的MK103机炮,使用特制的钨芯穿甲弹头后,对其也有极佳的打击效果。
西线战斗爆发时,出于保守的想法。最初这款反坦克强击机机腹上是吊挂着一门40毫米的反坦克炮,威力过盛的他们打起英法坦克更是“火力过剩”,基本都是“一发入魂”。而几天的实战过后,德国人发现旧式的MK103的30毫米航空机炮,即使不用昂贵的钨芯弹头,使用普通金属弹头攻顶时对英法坦克也有很好的作战效果后,终于决定暂时将40毫米反坦克航炮拆除减重。
减重之后的HS129速度增加了三十公里,其在对地攻击后能更快地撤离危机四伏的战场。几乎所有在法国上空呼啸的HS129都拆除了腹部挂载的40毫米反坦克炮,换之以六发60毫米的航空火箭弹或挂上一枚250公斤重的火乍弹。
129从头顶飞过时,对于默菲这样趴在弹坑里躲避空袭的“步兵”不屑一顾,对着他那辆冒着黑烟受伤的坦克也没有兴趣。他们只顾追击着那些还能行动的坦克。
此时的法国第三坦克师,还没有从遭受第二次空袭中回过劲来,紧接着就遭遇了第三次空袭。
天空中,不断地有拖着白烟的火箭弹尖啸地划破天空,射向平原上乱蚁般四处逃窜躲藏的英法坦克。二十架HS129对着地面上的英法坦克将机腹悬挂的一百二十发火箭弹全部打了出去,完事之后。则用机头的MK103机关炮和13毫米机枪继续扫射英法坦克。
过中国战争的检验,德国空军把原先试验型不顾一切疯狂的堆积武器的A、B、C型的配制全部放弃。主要原因是送到中国实战测试后发现。堆积过多的火力造成这款攻击机飞行操纵性极差,被飞行员称为操纵性到了难以忍受的地步,不得不减轻武装以改善操纵性。而且现在不比1935年,已进入单翼机时代,对手的战斗机最慢时速也在五百公里以上,HS129再也不能象在中国战场那般甚欺负一票低速的双翼战斗机。完成对地攻击后仗着“高速”甩脱敌方歼击机的追杀。
现在装备德国空军的HS129E型,标准武装是一炮四机枪。机枪为四挺13毫米MK131机枪,火炮则根据需要替换:或装在机头的MK103机炮炮口炮弹初速达到860米/秒,或直接拆除这门机关炮换成吊装在机腹的的40毫米航炮,备弹十六发。
MK103机炮打未来的T34或KV坦克可能会面临威力不足的问题。但打西线英法的坦克,却是绰绰有余。最重要的是,其备弹高达80发,火力持续性极强,
趴在地上默菲车长眼睁地看着德国强击机在他们的坦克集群头上转悠,扫射,能做的事只能是低头祈求上帝保佑,这些飞行的“开罐刀”专心打坦克这种更有价值的目标,别把目标转移到自己这个“没多少价值的小目标”身上。
这批HS129,用了三分钟的时间,打完火箭弹,扫射机炮和子弹后,这才心满意足地扬长而去。而同一时间,和他们一起过来的HE111也完成了轰炸补给车队的任务,一并撤退。在德国攻击机撤走后不到一分钟,约三十二架P40战斗机才象迟到的警察匆忙赶到战场。
这个时候,如果附近没有德国战斗机存在的话,这些P40是可以仗着速度和高度优势追击那些正在撤退的HS129和He111,但是先他们几分钟赶到战场的HE112机群早已占据高度和角度,严阵以待。结果这帮迟到的“警察”们来不及追击“逃跑的罪犯”,自己就先沦为埋伏在高处的He112G战斗机的猎物。
在法国第三装甲师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