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第2/3页)
秦始皇嬴政。
秦始皇的后半生以国内旅游为主,因为自己觉得天下已定,进行了三年的国内革命战争(诛杀吕不韦和嫪毐)、十年的“国际统一战争”(230BC——221BC)、五年的“国内精神文明建设运动”(221BC——216BC)和两年的“思想统一运动”(213BC——212BC),就这样将国内思想牢牢的抓在了手中,以近乎法西斯的手段,将国内国外的政治经济统一了一遍。
秦始皇后半生是从215BC开始的,因为215BC秦始皇颁下了巡游秦国境内的诏书,而正在第二年,秦始皇兴建起了万里长城,但本质是把燕赵各国的长城连起来,本身没有什么需要动脑的东西,只需要做一个连线题,将燕赵两国变成“燕国——赵国”。
秦始皇说来也走背字儿,巡游天下巡游了几次,没想到在最后一次上面碰了钉子,因为这个怕死的君王碰上了一个愣种,这个愣种就是项羽。
秦始皇在211BC从咸阳出发,途经美好的山川大河无数,没想到巡游到会稽郡时候,在浙江(也就是钱塘江)上面泛舟,结果项梁和项羽两个人前去观看,项羽年少气盛,所以他发出了那条至理名言:“彼可取而代之也。”
项梁听到这里,慌忙掩住项羽的嘴,要知道赵老爷子(嬴政是赵姓嬴氏)这个人已经由原来善良的天下人,变成了杀人不眨眼的暴君和昏君了。所以还是不要祸从口出了,毕竟此一时彼一时。
而在此刻,和项梁叔侄同时来观看秦始皇的巡游大典的,还有一个人,这个人就是未来的汉朝第一任君主,也就是刘邦,只不过他这个时候只是一个亭长,而且还是一个酒徒,当他看到秦始皇的巡游规模的时候,发出了一声由衷的赞叹:“大丈夫当如是也!”
这两位未来的政治家从不同的角度看了问题,一方主动对秦始皇示弱,另一方主动把最强的一面展现给秦始皇,秦始皇其实并没有记住这两个人的能力,可是一件事情的发生,彻底的改变了这两位的人生进程,这两位的命运走向了何方?
秦始皇嬴政的死可以作为秦王朝灭亡的标志,秦始皇建立了秦朝的制度,但国家的统一于绝对团结,实际上只经历了一代,对于秦始皇时期,我们在上一系列已经讲述得很多了。在下一讲,我们要进入了秦二世的时期,实际上秦二世时代秦国就只能算是一个王国了。毕竟秦国已经有了另一个政权的牵制。
下集:秦国大乱
3.中原逐鹿
更新时间2015-9-24 11:27:42 字数:2410
事情其实还要从秦始皇修骊山陵这一件事情开始说起,秦始皇文治武功样样精通,但是就是在他死后的事情安排上出了岔子。首先他遣发戍卒去修自己的墓地,这一件事情就非常可恶,毕竟自己的墓地修得再好,那也只能是自己看不到的东西,谁能够在墓里头睁眼看看自己的“屋子”,然后指责自己的后代这里没有钉好,供品没有摆好。那样还不把人吓死才怪。
可是秦始皇征发的人总得有个监视他们的人,这个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