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0章 (第3/3页)
事件。赵德良先把那篇网络日记交给余丹鸿,现在又将这封控告信交给罗先晖,唐小舟认定,赵德良此举,必有深意。他是不是认为,黎兆平事件,其实是政治较力的开始?如果这件事的着力点并不在黎兆平本人,就一定在这次换届。如果是,那么,此事的背后,就一定会有三个人,分别应该是陈运达、余丹鸿和罗先晖。赵德良用这种方式暗示罗先晖和余丹鸿,你们的把柄,抓在我的手里,你们如果想玩下去,也可以,我们可以看一看,最终结果是什么。
最终是什么结果?余丹鸿和罗先晖肯定不敢陪着陈运达继续玩下去。最后玩大了,结果只不过赵德良另地为官,余丹鸿和罗先晖就不同了,两份材料所指,全都是重罪,那可不是当不当官的问题,而是在牢里坐多少年甚至保不保得住吃饭家伙的问题。有了这样的把柄,他们如果再敢和赵德良对着干,那才是天下最大的蠢才。
同时,赵德良还可以利用这两样东西作为筹码和他们谈判,达到将他们调出班子的目标。
唐小舟想象着赵德良和罗先晖后来谈话的内容。
《二号首长》第二部 第103-104章
第103章
赵德良或许会说,中组部会怎么考虑,我目前无法估计,但你到底有什么打算,我还是希望有个底。有底,我才能替你去争取。政协的伯雄同志到龄了,最多也就是到换届,还有一年多时间。怎么样?你有没有什么考虑?
邵伯雄是政协主席,正省级领导。罗先晖现在的情况比较微妙,如果再在这个级别搞一届,往后也就没什么机会了,最多退休的时候,解决个正省级待遇。现在就担任政协主席,虽然显得有些边缘化,毕竟级别解决了,退休之前,说不定还可以到全国政协去干几年。到了他们这种职位,自然清楚,能够当一线领导自然好,但一线职位毕竟很少,能够在二线解决职位,也是相当不错的了局。
尤其关键一点,赵德良先拿出那封信,再谈这个话题,意思非常明显,他如果接受这个安排,其他的事,只要不十分出格,赵德良完全可以出于政治平衡的考虑,放他一马。相反,他如果不接受这一安排,一定要和赵德良斗下去,结局就难测了。这就是政治,或者说,这就是政治之中的交换和妥协。
但是,和余丹鸿会怎么谈?政协主席给了罗先晖,赵德良手里便只有人大副主任和政协副主席的帽子,这些帽子都只是副省级,和余丹鸿是平级,因为余丹鸿是省委常委,这些副省级帽子,便显得轻了。轻了就是降职,余丹鸿肯轻易就范?
这两场戏,可以说精彩至极,可惜,唐小舟只能从旁体会,无法亲眼看到。
黎兆平被双规的消息传开了。
唐小舟接到无数个电话,都是打听这件事的。从这些电话可知,黎兆平的关系还真是广,整个江南省官场,似乎人人都与他有着这样那样的瓜葛,谁都想从唐小舟这里探听点内幕消息。唐小舟想,我自己都想探听内幕消息呢,这件事到底是怎么回事,我至今都不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