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百八十章 调整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三百八十章 调整 (第2/3页)

影响力日益衰退,处于决策边缘地带。

    如果廖立来做征北护军,那杨仪保准气炸。

    刘备找不到合适的重臣来当征北护军……谁最高兴?

    杨仪。

    长史是个大管家,管的多管的宽,不论在内在外都有高影响力,可终究没有硬军功。

    没有硬军功,那就很难封侯,不封侯,就很难融进现在的汉军主流阶层。

    长史一职不能吃一辈子,而硬军功可以吃一辈子。

    杨仪眼巴巴就等着兼任征北护军的那么一天,如果把廖立挪过来,杨仪估计得瘦一圈。

    资历上庞林能压制杨仪,不算资历,就凭庞林跟杨仪的亡兄杨虑是好朋友,就能压住杨仪。

    廖立也能压住,年龄大五六岁,资历、人脉就大一圈;廖立做侍中时,杨仪是尚书,廖立有出谋献策的决策权,杨仪只有观政、学习的份儿。

    所以资历上,廖立能压住杨仪。

    可杨仪在北府资历深,兼任护军勉强能调解纠纷。杨仪可以办到的事情,为什么要找一个北府之外,缺乏军事威望的廖立来?

    而杨仪待在北府,也存在屈才现象。

    他的后勤、统筹能力十分出众,北府军吏的计算能力也不弱。

    如果杨仪一人等于五十名计吏的效率,可北府不缺计吏……哪怕一名考核上来的少尉队官,也有基本的算术能力。

    刘备、诸葛亮、关羽身边都缺杨仪这样的高效率统筹人才,杨仪留在北府不仅一身本事缺乏发挥余地,长期不用,可能计算能力会退化。

    诸葛亮身边有司盐校尉兼蜀郡郡守的长史王连,杨仪堂堂北府长史,去相府,怎么也要当个长史才行。

    刘备身边的尚书令刘巴已经病重,可还未卸职,刘巴与杨仪存在极大私人矛盾。

    何况杨仪去尚书台是奔着尚书令一职的,可是比较遗憾,杨仪距离尚书令还差最重要的资历:侍中。

    实际还差郡守资历,他尚书免职时遥领弘农郡守,资历上有,可实际上缺乏主政一郡的经验。

    关羽身边也有用惯手的王甫、裴俊,当初让杨仪给刘备去送信,杨仪一去不返……关羽不在意,可身边人在意。

    职务调动就这样,要相互体谅、尊重。

    综合各方面因素,田信捉笔书写:“臣约束不力,致使瑞兽伤廖公渊胫骨以致断裂。翼德公久无长史,臣荐杨威公暂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