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六章 病 (第3/3页)
,遂又说:“此举可令汉、吴生疑,吴人丧胆,此计只可拖延一时,使汉顾此失彼。”
曹丕右手搭在扶手,指尖轻轻敲击,清脆作响,思考刘晔计策的后半部。
无非声东击西,抛出一个诱饵,引诱汉朝谋臣、能人顺着这个诱饵去思考,进而忽视身边的问题。
然后引爆这个问题……这是个什么问题?
曹丕细细思虑,分析大汉的结构。
孙权这边的统治结构已经崩溃,很难重聚,不是称帝能解决的。
汉、魏内部的结构也算不上好,长时间高频率的战争摧残下,不论朝野都非常疲倦,急需长时间休养,所以现在谁都经不起一场大败。
而汉更为脆弱,全靠刘备的人格魅力维持着凝聚力。
如果拖到刘备老死,刘氏家族与三恪家族之间的信赖会遭受严峻考核;其中任何一方无法取得互信,那汉帝国的结构、平衡就会崩塌。
己方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是靠自己压着;第二是大家都是汉家背主叛臣,江东君臣能降,有认错的余地;魏国却无。
正因为魏国还在,汉人处置吴人时,还要顾及影响,很多仇恨必须忍耐、克制。
等到魏国投降的那一步时,汉人可不需要再顾虑什么。
因此,哪怕自己不在了,大魏也不会轻易投降,除非等大魏元勋死绝,控制不住场面,才会投降。
元勋不能降,等到二代、三代时,再投降的话,仇恨就淡化了,汉人处理时也不会斤斤计较。
因此,己方退路已绝,比汉的承受能力稍高一点,可以承受一场关中之败。
而汉呢,更无法承受一场战败。
如果是田信、关羽领兵,导致战败,那汉军士气自此一泻千里,朝野反战情绪会压过一切,最少可得十年太平。
如果为了均衡国内势力,让其他人领兵来战,还战败……那么汉国内部也会爆发反战情绪,兵权会自发的向田信、关羽手中靠拢,引发更严重的危机。
兵者,国之大事也。
看似强大的汉军,可惜关羽、田信不姓刘,很多事情就显得玩味、可笑起来。
曹丕暗暗思索,大概猜到刘晔的计策……无非就是针对性的造谣,任何一个谣言变成预言,成为事实,那汉帝国内部就会产生对立情绪、信任危机。
对立情绪存在一天,汉军就无法全心全意北伐。
那自己就能高枕无忧,休息养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