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九章 悲与喜 (第2/3页)
集中罪官,使戴罪讲学,或许能有所提升。”
让犯罪削职的罪官来当‘被俘军吏’,以各种更加严重、高额的奖赏来激发他们的讲学积极性……或许可以再缩短一些时间。
秦宓这个提议几乎是唯一的补救办法,关羽心中抵触,问:“丞相如何看?”
“丞相以为彼辈乃害群之马,使之讲学赎罪,遗毒万世,断不可取。”
秦宓说着略有遗憾,知识就是知识,文字就是文字,只是推广军中启蒙教育罢了。
这些罪官能搞出多大的事情?可诸葛亮已经反对,关羽这里看情况肯定不可能接受。
不论大将军还是丞相,对于清浊之分,还是过于执着,不肯变通。
秦宓也不好再说,向关羽讲述益州各个方面的详细变化。
作为劝学祭酒,他地位清高,负责的范围又遍及各郡各军,又身为益州大儒人脉广布郡县,因此对益州各方面发展、变化有详细的认知。
这种认知,是超出丞相府相关文字奏报的,也正是关羽急需的,故认真聆听,不时发问。
只是秦宓心中还是放不下军中教育,他去过岘首山,对很多事情已经有了明确的预知和判断。
紧抓军中教育,这才是目前唯一的机会,最好采用各种破格手段,不能拘泥于成见。
比如罪官讲学赎罪制度,这个跟北府的俘虏军吏讲学立功赎身是一个原理。
军中有军法,不好好讲学,不好好学习……是要挨板子掉脑袋的,自然比正常的教学效率高一点。
必须要让军队学习,知道为人处世的大道理。
如今先帝遗泽尚在,现在的吏士普遍念先帝的好,对皇帝、帝室存有敬重之心。
这就是很好的势头,需要为他们启蒙,让他们能听懂人话,也能讲人话,让他们知道战斗的意义,也让他们把先帝的仁德一代代、一层层的散播下去。
能遏制北府威德的,除了朝廷、地方官员的兢兢业业外,还要时刻高举、宣扬先帝仁德。
作为益州硕果仅存大儒之一,秦宓早年就曾聚众讲学,愿意带着干粮来听讲的学生少了几十人,多了过百人,多是家资富饶之辈。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