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理由 (第3/3页)
不过赵叶还是起身向王静辉弯腰行了个礼说道:“小弟今天真是在王兄这里长了见识了!不过王兄大才,小弟终究觉得你不去当官实在是太可惜了!但小弟还是对如何能够解决大宋现今时弊非常感兴趣,还要请王兄多加指教,以解小弟心头之惑,不然今天小弟听了半截话,晚上就算吃了王兄的灵药也是睡不着觉的!”
王静辉听赵叶这么一说便知道自己今天再不吐点货出来是休想脱身了,再加上赵叶给他的印象非常好,至少是比那个卢绪要强的多,让他回想起他那会儿上大学的时候,同学们关心国家大事在一起热烈讨论的情形来,所以便对他说:“赵兄,大宋现今这些时弊不是一天两天了,有的问题是从大宋立朝的时候就埋下了今天的根源,所以解决这些时弊就像把一堆杂乱无章的麻线重新理清这么困难,这需要一定的时间,就算当今圣上下定天大的决心,那至少也需要一二十年才能初步见效,再花上一二十年建立一个比较完善的发展体系结构,才能使我大宋重新步上繁荣昌盛的大道!”
赵叶听了后感到非常的不可思议问道:“王兄,你刚才不是说有很多方法可以解决这些时弊吗?怎么需要这么长的时间?你该不是糊弄我吧?”说完还有点不满的样子。
王静辉却还是那种不温不火的态度对他说道:“赵兄,你还是太年轻了,你不了解朝堂之上政治的复杂性,如果你有个四品以上的官员老爹,他就会非常赞同我的说法,我这么说还算是少得了,如果在此期间大宋碰上什么天灾人祸,那时间还需要长一倍!”
赵叶听他这么说后也是哑口无言,但随即说道:“王兄,你所说的‘政治’是什么意思?那王兄所说的强国方法有那些?”
王静辉的内心对赵叶感到有些失望,但也无可奈何的笑了笑:自己才二十岁,眼前这个赵叶也就比自己小上一两岁,耐不住性子是很正常的。他对赵叶说道:“赵兄,‘政治’其实就是君与臣之间或臣与臣之间的相互的关系,也就是治国经世之道。有些事情是急不得的,我有些倦了,今天咱们就谈到这里吧,如果赵兄对于朝堂的政治比较感兴趣,我会抽出时间给你写几本书,你拿回去看看就明白了。”
赵叶听了后感到一阵愕然:刚才还谈的好好的,怎么这家伙一转眼就不谈了呢?更让他感兴趣的是王静辉居然深通治国之道,还会把这些写成书,这就更让他感到惊奇了,这口气是不是有点太大了?!不过他原来也说过会像华陀一样开刀治病,自己也不是不相信,但他现在也不是做到了吗?这个人浑身上下都透出了一股神秘的气息,这十分吸引这个年轻的皇子想靠近他、了解他,不过每一次赵顼想从他的嘴里掏出点什么的时候,他总是就此打住,这也让赵顼很是无可奈何。
正当赵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的时候,赵予站起来对王静辉说道:“既然王兄累了,那我们下次再来畅谈好了!王兄,我们就此告辞了!”说完便拉了拉还在发呆的哥哥与王静辉告辞了。
当赵氏兄妹告辞后,书房中的王静辉还在犹豫要不要把后世的一些东西给写出来送给赵叶呢?这让他感到很为难,毕竟在他这个一千年后的现代人眼中很正常的事情在这个时代就是谬论,不过他很快就释然了:历史上这个赵叶根本就没有留下自己的名字,充其量不过是个官宦子弟,有些东西让他读读对于自己没有什么坏处。想到这里,他就用鹅毛笔在纸上开始写了起来。
王静辉正在书房中奋笔疾书的时候,赵氏兄妹又回到了琼林苑,在赵顼自己的书房中,赵顼对妹妹蜀国公主赵浅予问道:“妹妹,你为什么要把我拉回来呀?这个王静辉的言论到是我从来没有听说过的,到是还想多听听!”
蜀国公主坐在他的对面说道:“皇兄,这个王静辉可不是写写诗词,治治病的普通人。他写的诗词要是和外面那些所谓的才子比起来,他们恐怕都不用再写诗词了,也只有苏轼兄弟还可以同他相比;你看他给我们的药,不管效果如何,如果让我选择的话,我宁可吃他的药丸也不迟那些太医熬的药汤!我感觉他这个人虽然目空一切,但又是个谨小慎微的人,心中虽有无数学识,但又不肯透露出来,真是让人看不透。我把你拉出来是因为他有点不耐烦了,也是你太急躁了,你们再这么谈下去是没有什么意思了。”
赵顼笑了笑对她说:“皇妹对他观察的到是很仔细啊!”
赵浅予听后脸上一阵发烫,说道:“我可是为你好,你反倒来取笑我!”
赵顼说道:“这个人有如此才学,偏偏又不肯出仕立于朝堂之上,理由到是很有意思,不肯下跪磕头!不过还要看看他写的书里面有什么东西,如果他真是有经世之才,我倒要为父皇争取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