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8 朝前小议 (第2/3页)
,有好也有弊,至少,刘府的运作畅顺了很多,很多事都不用刘远操心了。
崔梦瑶闻言,笑而不语,小娘和杜三娘也不好说话。
杜三娘一边替刘远整理有点折了的衣领,一边憧憬道:“刘远,如果把这身官服换了,换在紫袍,那就太好了。”
“衣紫为贵,如果能穿上紫袍,起码也得是三品大员,我入官场不久,现在已升至四品,再升为三品,只怕不妥,也不大可能,岳父大人为官几十年,这才是三品呢。”刘远谦虚地说。
崔梦瑶有些不乐地捏了刘远一下,嘟着小嘴说:“怎么,立了点功,都快看不起我爹了?”
“哪敢,哪敢”刘远连忙解释道:“没有岳父大人的推荐,刘某也不会有今天,别看四品和三品只是一品之差,其实升至四品后,再上一步,难于登天,就是我再立几次大功,拍马都赶不上岳父大人,哪敢小看呢。”
“哼,算你还有良心。”看到刘远这么上道,崔梦瑶这才娇笑着放过刘远。
杜三娘有些不解地问道:“刘远,不是说论功行赏的吗?你这次立功这么多,在吐蕃出生入死,那战功还能克减不成?那岂不是让天下将士寒心吗?”
这三娘,都掉到“官眼”里了,不过这也不奇怪,这与她的经历的有关,在风月场所,看惯了人生百态,在她心目中,当大官,那是非常威风的一件事,一听到刘远不能顺利升官,就是皇上也腹诽了起来。
刘远笑着解释道:“论功行赏,那是激励臣子用心、将士效命的一个重要手段,一个英明的皇帝,绝不会吝啬这点赏赐,不过功有不同,而赏亦有百种,不能是一概以升官作为准则,如赏赐金银、珍奇异宝、宅子、田地、美女、牌坊、封号、爵位等等,因人而异,各有不同,需要灵活变通,举个例子,有人不适做某个职位,或是不能服众、或是经验、或是威望、或是资历有所不足等,强得让他坐在不合适的位置,不仅对他个人没有好处,就是对国家,也是一种损害。”
“就以我为例,入仕不足三年,由一介白身,已晋升四品,升迁之快,大唐已没人出其右,再升,只怕不合适,也会引起大臣的忌妒,再说我为官经验尚浅,不足以担当大任,如果由经验不足,做了错事,得不偿失的。”
小娘连忙点头附和道:“对,对,对,我在扬州时,听说书的先生说,皇帝要重要一些大臣,都会把他们先贬职流放,积累经验再提拨的,师兄现在的官都很大了。”
“没想到你这小妮子知道的还不少。”崔梦瑶摸了一下小娘的头,表示赞赏,然后扭头对刘远说:“好了,刘远,你快点用饭吧,时候不早了,一会别迟到,惹人笑话,皇上怎么赏赐,怎么猜也没用,上朝便知晓了。”
刘远把一个馒头塞到嘴里,站起来说:“吃得差不多了,我去上朝,现在天色尚早,你们回去睡个回笼觉。”
“妾身先送你上车。”
于是,刘大官人在几名娇妻的簇拥下,坐上了豪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