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百四十一章 直接的要求 (第1/3页)
readx(); (感谢伟仔少爷投出了宝贵的月票,感谢冥子天下纵横有我的打赏,谢谢了。)
十二月十八日,朝鲜使者的求救奏折以及皇上的口谕,传达到了淮安漕运总督府。
战还是不战,这已经不需要讨论了。
郑勋睿的视野以及所处的高度,决定了他在重大的事情上面,必须要独自做出决定,不可能依靠任何人,这方面他需要的是杀伐果断。
郑勋睿已经是领袖,而且在朝着这个道路上大踏步的前进,在陕西的西安驻守郑家军,维持与草原部落的互市,稳定住草原部落,出任漕运总督之后,大力整顿淮北的官场,清剿漕帮,重新制定漕运的秩序,这一切都是表明出来了领袖的气质。
领袖与属下的区别在于,领袖所站的位置高出了好几个台阶,因为站得高,所以看得见其他人看不见的东西和道理,这就是高瞻远瞩,领袖的属下是看不到这么远的,哪怕是和领袖无比亲密的战友也不行。很多重大的决定,必须领袖自身做出决断,因为属下不了解领袖的意图,只能够是在提出之后做出分析,所以说在重大问题上面讨论,就是对牛弹琴。
郑勋睿决定攻打双岛和旅顺,借机占据蓬莱城,其实是一步大棋。
以南直隶和山东作为基地,朝着北方和南方发展,都是很顺畅的,假以时日,郑勋睿的对手不仅仅是后金鞑子和流寇,还有大明的朝廷和皇上,因为他已经感觉到了,若是想着改变大明王朝千疮百孔的局面,不站到巅峰位置上面。很多事情根本无法做好,大明王朝的很多毒瘤,已经深入躯体之内,唯有采取壮士断腕的勇气,从根本上下手,才能够改变局面。让大明王朝朝着辉煌的大道前进。
皇上的口谕,在总督府里面引发了很多的议论,绝大部分的意见,都是不能够出兵,包括马士英史可法粟建成和顾梦麟等人,都是这样的认为。
十九日,朝鲜的使者抵达淮安,见到郑勋睿之后,使者跪地痛哭。恳请郑勋睿救救朝鲜,使者已经知道,打败后金鞑子的郑家军,就是眼前这位年轻的漕运总督麾下的大军。
郑勋睿没有直接答应朝鲜使者的要求。
东林书屋。
史可法进屋之前,看见了牌匾,气不打一处来,他本来是东林党人,不过跟随郑勋睿之后。慢慢摒弃了之前的想法,虽说与东林党人尚未彻底决裂。可行动上已经保持了距离。
“大人,属下认为,这东林书屋的牌匾,必须要摘除了,属下看到这块牌匾不舒服。”
郑勋睿的脸上带着微笑,示意史可法坐下说话。
“大人。属下知道,朝廷之中,钱士升大人侯询大人和唐世济大人都是极力赞同出兵驰援朝鲜的,而且他们的建议,就是让郑家军出兵驰援。这是居心不良,皇太极率领的十二万后金鞑子在朝鲜作战,淮安距离朝鲜距离遥远,真的出兵驰援,只能够绕道辽东,到了那个时候,不要说驰援朝鲜,郑家军自身的补给都存在很大的问题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