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卷 最后总攻 第十章 死亡威胁 (第2/3页)
前就提前提升了弹药。将其储备在了炮塔内。
其实。这也得怪设计人员。因为炮弹会出现故障。火炮也有可能出现故障。所以任何一座炮塔内都配制有用于取出故障弹药地装置。并且设置有可以储备数枚炮弹地弹药架。以便在紧急地时候用来临时储备弹药。
设想。如果没有这些设备与弹药架。就算炮手将弹药提升了上来。也没有地方可放。
本着“法不责众”地原则。杨定方与白佑彬都对炮手地这些违规操作睁一眼闭一眼。并没有追究谁地责任。
当然,这种往往用于对海作战的急促炮击收到地效果也非常明显。
巴尔迪摩不是美国的政治中心,却是美国非常重要地工业中心,而且是重工业中心。当时,巴尔迪摩有美国最大的钢铁厂,轮机厂,以及其他专门制造重型设备,或者是生产重要工业原料地工厂。更重要的是,这些工厂几乎都是为同样位于切萨皮克湾的造船厂建造的配套工厂。
比如,巴尔迪摩的钢铁厂就专门生产舰船用钢材。当时,美国海军战列舰所用的装甲钢板中,有近三成来自巴尔迪摩。另外,巴尔迪摩还有美国最大的轮机厂,并且主要生产的就是舰船用的蒸汽轮机。
这种在港口与造船厂密集地区设置配套工厂的情况在世界各地都非常常见。
比如,在帝国的江南造船厂附近,就有以无锡为核心的钢铁生产基地,有以杭州为核心的船用设备生产基地,有以南京为核心的电子设备生产基地,以及以宁波
的化工业基地。
虽然在以往的战争中,因为受到了技术条件,以及战争手段的限制,很少直接打击对方的工业基地,但是任何一名拥有战略眼光的将军都应该清楚,摧毁一座工厂的意义绝对比干掉一支舰队重大得多。比如一座大型轮机厂生产的蒸汽轮机可能用在数种级别,数十种型号的战舰上,如果能够摧毁这座工厂,就能导致这些战舰无法建成。如果这名将军的眼光再放长远一点,就会认识到,干掉一个工厂的工人,要比摧毁工厂更加重要。比如建造一座工厂需要投入的只是资金与部分建筑工人,并且采购部分工业设施,而培养一名熟练的技术工人需要的却是长达数年的时间,以及十多年的生产经验。
正是如此,白佑彬才选择首先炮击工人聚居区。
这是一种相当残忍,却非常有效的战术,其战略意义明显超过了直接炮击工厂,或者炮击某个军事基地。
当然,炮击的范围并不仅仅是工人聚居区。
从十一点半开始,舰队炮火转移到了城市西面的工业区,重点打击对象就是那些与军事有直接,或者是间接关系的重工工厂。
与华盛顿一样,巴尔迪摩的市区分布情况也没有任何秘密可言。
十二点过,四十四艘大型战舰在基本上打光了携带的所有对地打击弹药之后,陆续离开了炮击海域。
可是,炮击并没有就此结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