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钱荒 (第2/3页)
幸福,需要分享。
杨逸将葡萄含住,拿过丝巾擦了擦手,轻轻将韩碧儿拥入怀里说道:“碧儿,我知道你很能干,但如今你有了身子,不宜过于操劳,若是不行,你就把这些事分给十三娘和湘弦她们来管吧,等你顺利生产之后再管回来就是。”
韩碧儿靠在他怀里,牵过他的一只手轻轻放到自己的小腹上,让他感觉一下俩人爱的结晶那生命的跳动。
“杨郎放心吧,我会的,其实奴家现在也不用操什么心,江南那边的商路都理清了,加上有青叶帮着料理,奴奴到也清闲的。”
说到商事,韩碧忽然说道:“杨郎,不知你注意到没有,由于河西的商路打通,商人大肆采办商品前往西域;江南、京畿一带都有钱荒的迹象呢。”
“钱荒?”杨逸顿时被吸引住。
大宋实际通行的货币是铜钱和铁钱两种。
但大宋缺铜,加上商贸繁荣,西夏、高丽、辽国、日本等周边国家也通行大宋的铜钱,大宋的铸币量很难真正满足市场需求;因此在交易中就时常加入金和银这两种贵重金属作为交换货币,但尽管如此,仍然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商贸需求。
而一但发生钱荒,将会造成工商凝滞,简单说明一下,就是商品生产出来了,但由于市面上流通的货币有限,人们就无法得到充足的货币来进行相应的交易。
难道要以最原始的以货易货的方式进行交易?
问题是象杨家这样去收购葡萄来酿酒,你没有充足的货币,拿什么去和百姓交易,拿杨大学士去“以货易货”不成?
韩碧儿接着说道:“杨郎,咱们大宋发生钱荒已经不是一两回的事了,如今西域的商路打通了,若是按杨郎所想,再大力拉动海上商贸的话,钱荒的问题恐怕更加严重。
杨逸点点头说道:“碧儿所言极是,你可有什么办法?”
“发行交子倒是解决钱荒的好法子,也便于流通,可惜,可惜了!”
韩碧儿连道两个可惜,杨逸知道他可惜什么,大宋很早就在四川出现交子这种纸币了。
交子的出现,正是由于大宋出现的钱荒有关,而交子之所以最先出现在蜀地,又与四川的特殊条件密切相关。
四川不产铜,使用的是极为笨重的铁钱,而铁是一种贱金属,铁钱价格只有铜钱的十分之一,因而体积大,使用时极为不方便。
铁钱每十贯重六十五斤。若是上街买东西需要用十贯钱,就得请个壮汉扛着钱袋。
若是妇女想去卖一匹绫罗,需要130斤铁钱,别说是妇人了,就是八尺大汉扛着恐怕也走不出多远。
于是四川民间首先出现的“私为文券”的铺户,百姓将自己的铁钱存入铺户,铺户把存款数额临时填写在用楮纸制作的券面上,交给存款人;当存款人提取现金时,每贯钱给铺户30文钱的利息,相当于3%的保管费。
此时交子只是一种存款和取款的凭据,还不能称之为货币,但他具备了两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