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585章 草原新秩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585章 草原新秩序 (第2/3页)

的雄心,立马消磨了三分。

    却不料陈宜中脸上竟露出了几分会心的微笑,看这这年轻士子的眼神里尽是勉励之色,义正词严的道:“天命无常,历数有归。宋室暗弱失天下,大汉有道而得天下,理所当然,诸君当以故宋为前车之鉴,牧民定邦非同小可,须得夙夜警惕……”

    原来,陈宜中本是宋官,宋室灭亡之际固然不肯降元,但也不肯像陆秀夫、张世杰那样殉节自尽,所以见大事不好,提前跑到了占城,耳后又做了大汉帝国的南洋总督,他就怕被指摘是反复无常的“2臣”。

    沈明经说宋无道。汉有德,这话正应了他的胃口,既然天命在汉,从故宋丞相变成大汉总督,那就理所当然了嘛!

    也就陈宜中这个实用主义者会有这样的反应,要是陆秀夫或者文天祥,最多闷声不答话,绝不会指摘故主的不是。

    陈宜中一走,士子群中炸开了锅,人人恭喜沈明经:“沈兄答话深得总督陈公之心,将来自然宪恩深泽,扶摇直上只在顷刻间!”

    “是呀是呀,不要小看这么几句,你们瞧见没有,陈公走前冲着沈兄笑了两下,这就是了不得啦!沈兄,恭喜恭喜!”

    沈明经怔怔的,自己倒有几分摸不着头脑了,方才那番话……

    单单是身为部堂之尊的陈宜中就能让这群士子激动不已,那么身处御辇之上,任意挥舞权力魔杖的楚风,更是让他们想都不敢想,“简在帝心”四个字,古往今来有多少人梦寐以求呵!

    十二匹纯白大食宝驹牵引下,御辇慢慢的走到了匍匐于地的长老们身前,楚风授意掌控御辇的卫士放慢了度,高大的御辇度越慢,带给以卑微姿态屈膝俯的长老们的威压,也就越大。

    高高在上的楚风,已经看到了众位长老的畏惧,他才缓缓的开口:“众位平身吧!”

    揉了揉被泥水泡得有些酸麻的膝盖,长老们山呼万岁,从地上爬起来,互相交换着眼色,于御辇之上的楚风都有了七八分的畏怯:谁说大汉皇帝是个平易近人的年轻人?如今看起来,只怕比成吉思汗的威风也差不多了,没见他势如山峰的高大御辇,没见他身后数万荷枪实弹的百战之士?

    楚风的声音,像黄钟大吕般自高高的御辇上传来:“我,大汉皇帝,来到草原上,并不是以征服者的身份,而是以你们的天可汗的身份,成为解放者和建设者……大汉的种种政策,你们或许不理解,不清楚,不明白,我并不强求你们立刻照办,关于你们的种种疑问,可以向我的大臣们咨询,而我们现在的要任务,是把贸易开展起来——瞧,我亲爱的商人朋友们,已经急不可待了。”

    跃跃欲试的郑子、祝季奢等人,听得楚风的打趣都是一阵会心的大笑,塔塔尔部的长老们,包括族长蔑里真在内都松了一口气:就怕大汉皇帝像铁木真或者忽必烈那样,见面就提战争缴纳款啊,放牧税赋,或者要派兵进驻部族之类的要求。

    “我说嘛,大汉皇帝是个强大而仁慈的天可汗!”在秦直道工程干了一个冬天活儿的蒙古青年乞里古台,对舅舅何不勒兀格说。

    “看呀,哈失不花,兀立格……那不是,咱们的伙伴们都随着汉军回来了!”

    乞里古台高兴的叫喊起来,但有人比他更高兴,就是这些青年的家人。本以为自家儿郎倒在了风雪之中,或者毙命于汉军枪口之下,却不料在筑路工地上干了一个冬天的活儿,毫未伤的回到了部族,还一个个挣了笔绝对不算少的薪水,怎不叫这些家庭喜出望外?

    陈宜中笑了,这一幕正出于他的设计,前些天偶然听这群蒙古青年向主管筑路工程的官吏辞行,他就特意把除开乞里古台之外的大部分人留下来了,此时让他们于数万塔塔尔部民眼皮子底下满载而归,正好给大汉皇帝的政策,做个最好的注脚。

    果然,自家儿郎们回归,塔塔尔部族中一片欢腾,牧民们再一次山呼万岁的时候,自内心的成分就多了许多,面对数万顶盔贯甲的汉军,那种弱者自的警惕和戒备,也不由自主的抛到了九霄云外。

    楚风呵呵笑着,捅了捅雪瑶的杨柳纤腰,“你义父,嗯,有点办法嘛。”

    雪瑶嫣然一笑,两湾秋波盈盈如水:“唉~只要不被说什么靠裙带关系啊,什么张邦昌献荷香啊,妾身就心满意足了。”

    楚风不说话,嘿然一笑。

    之后的一段时间,塔塔尔部民们现自己的生活变得越来越多姿多彩,汉地生产的棉袄、呢绒、布匹、铁锅、瓷器从秦直道上运来,价格比过去卢世荣开南北贸易期间足足便宜了一半;回程的四轮马车满载着草原上生产的碱面、硝石、牛皮、羊毛,轰隆隆的回了汉地,收购价却比卢世荣那阵提高了整整一倍。

    这下子,所有人都明白过去是被忽必烈、卢世荣君臣给涮了,塔塔尔部的部民们和汉商做着生意的同时,都不忘朝地上吐两口唾沫,骂一句伪汗忽必烈,再骂一句奸臣卢世荣——可怜后者早被主子忽必烈给宰掉了,在阴曹地府也不得安生,做这号汉奸,何苦来哉!

    随着贸易的开展,塔塔尔部驻地越变得兴旺达。

    先是附近什么乃蛮部、克烈部的人,也闻讯赶来,用牛皮羊毛换汉商手中的纺织品和铁器,还不断有各部族的长老、族长悄悄前来,拉着塔塔尔族长蔑里真,询问天可汗的政策到底如何,自己的部族能不能投降天可汗,如塔塔尔一般?

    每当这时,蔑里真就会笑得心花怒放,带着他们去觐见大汉皇帝,然后那位伟大的帝王就会向远来的客人承诺开通双边贸易,并保证汉军将会用步枪和大炮来维护这种贸易不受哈喇和林那位倒霉蛋的干扰。

    至于大汉的统治,草原上的部族应该怎样向大汉效忠,诸如此类的问题,天可汗从来都不提,好像他根本不是来和北元作战,而是带着群商人到这里来大横财的。

    其次嘛,应该说是乞里古台等部族中的年轻人最欢迎的,尽管有秦直道这条古代版高公路,一千五百里的运输费用还是很庞大的一笔,郑子、祝季奢这群老狐狸就准备在秦直道北端尽头的包克图,开办纯碱提炼厂、硝石精炼厂、罐头厂、毛纺厂,就地做成工业制成品,比原材料方便运输,费用也低,其中部分产品还可以就地销往草原各部族。

    开办工厂,就得要工人,各商家须得从汉地招收技术工人,但低级工种就可以招募草原上的青年。

    早已在筑路工程中获得劳动报酬的好处,乞里古台的伙伴们正为秦直道修复完工,没有活儿干而气沮,听到这个好消息,差点儿没蹦起来三尺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