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一十五章 新的制作理念 (第2/3页)
很多的情节是发生在黑夜之中的。
而黑,则说明这些电影的主题是黑色的,故事常常与阴暗、病态、诡异、暴力、血腥、神秘、宗教、另类等词相关,虽然很多电影的故事主体是积极的、惩恶扬善的,但是在故事的发展过程中,上述的种种元素被放大、被夸张,因而产生了“黑”的效果。
不过,哪怕是一个人造的概念,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制和风格才可以成立。在暗黑风的电影中,在杜克看来,大致有那么几个特点。
首先,故事阴暗。相当的程度上会有一定的病态元素。
主角——无论是正面角色还是反面角色——大部分会有童年的阴影与创伤,比如布鲁斯?韦恩。
这种阴影和创伤伴随着他的成熟,最终成为了他的价值观的一部分,而且这样的创伤,会让他用另一种“病态”的形象示众,比如小丑的疤痕与装扮。
更重要的是。反面角色的寻仇,并不是为了偿还或是报复,而是一种涉及暴力和血腥的唤醒大众的仪式,他们的暴力在很大程度上,并非关乎于个人的过往与恩仇,而是与某种救赎和启示相关。
这样的反派就像小丑一样,突破了一般意义上的“坏蛋”,他和正面角色一样拥有了思辨和哲理的色彩,让正面的角色在很多时候,陷入到了两难的选择之中,这样的价值观的摇摆和对正义邪恶的思索,可谓是电影美学上的一种暗黑。
其次,宗教性以及由此产生的仪式感、神秘性、邪典、残缺、另类,往往是这些电影中的感官与叙事元素上的特色,在很多段落和情节中,主角都会经过一些大师的提点,或是在某些仪式性的聚会、活动中拔得头筹,才能进入下一个阶段。
这样的设置,其实只是一个自我疗伤和能力升级的过程,但是在暗黑风的驱动下,一段本可以活力四射的桥段,却一定会变成“从万人坑里往上爬”的情节,英雄人物在成为英雄的过程中,要经历一系列洗汰其本身观念的事件,随后再痛苦地选择维持现状。
无论其本身如何,对世界的认知如何,无论这个世界是不是需要清扫一空重启来过,英雄人物总是会遵循最普世的价值观做出流血最少的抉择。
而在在更多的电影里,暗黑风格是一种视觉元素的体现——《300勇士》、《黑客帝国》乃至《蝙蝠侠:开战时刻》——并非是电影本身价值观念阴暗。
这种视觉效果上的暗黑风,一定程度上暗含了MV的风格元素,包括MV的镜头语言和剪辑手法,在布景、调色与整体制作协调上,充分地体现出了“奇观化”的效果。
如果追本溯源,这样的视效来自于绘画、表现主义、哥特以及很多现当代的油画作品。
拍摄中所能体现的这些元素,更多的是来源于演员的表演和台词,后期制作时,如果将那些光线明亮的镜头,成功融入到暗黑的风格里,就是杜克这个导演应该考虑的问题了。
当然,还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