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三章 浮华 (六 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三章 浮华 (六 下) (第1/3页)

    第三章浮华(六下)

    正如右仆射裴寂所料,刚刚奉命收拢兵马回到洛阳城内,程名振立刻去面见李世民,为自己当日在窦家军旗下的故交寻找生路。

    但他之所以这样做,却不完全是因为念旧。而是心里一直怀着某种难以言明的负疚,希望自己能做些事情弥补。

    他跟窦建德已经恩怨两清,所以对窦家军的覆灭不报半点儿同情。但是,他却没想到石瓒会死,更没想到石瓒会死得如此惨烈。按照罗士信在战后的说法,石瓒当时是“自杀”的。在明知道大势已去的情况下,带着着十几名亲信,飞蛾扑火般逆冲唐军。直到把身体内最后一滴血流尽,才睁着眼睛仆倒。

    “是条汉子!”私底下,罗士信如是评价。带着几分钦佩,同时也有几分困惑。

    明眼人其实都知道,大唐一统四海只是个时间问题。像石瓒这种既非窦建德嫡系,又跟大唐没有怨仇的草头王,根本没必要为窦建德殉难。只要他们肯投降,哪怕是在兵败之后,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投降,按照大唐的惯例,都会被授予一官半职。凭着手中的官爵,他们回乡下去,不难做个富家翁。如果还想马上取功名的话,只要肯尽心替朝廷出力,几年过后,熬成个一方总管也不算什么稀罕事。

    同样作为领兵大将,在李渊麾下,可比窦建德麾下舒服得多。首先,军械、辎重、粮草、补给样样不缺。其次,将士们的薪俸、饷银也绝无拖欠。如果能混得再好些,像王君廓那样混成太子嫡系的话,连明光铠、连环弩这类的宝贝都可以成车成车往军营里拉。全军上下武装到牙齿,再不会像当年一般,让弟兄们拎着把镰刀就跟人去搏命。

    然而,石瓒却选择一条绝路。他宁可战死,宁可将凭着手中残兵换取官职的机会送给窦建德派来的监军张说,也不肯低下其骄傲的头颅。

    他死了,死得轰轰烈烈,一了百了。却把无尽的愧疚和困惑,留给了曾经跟他并肩而战的同伴,留给了一位心智绝算不上坚韧的老朋友。

    程名振不知道石瓒为什么做出这样的选择。在听闻驻守虎牢关的是殷秋、石瓒这两位故人的消息之后,他还私底下妄想过,秦王李世民久攻虎牢不下,由自己出面跟石瓒套套交情,劝对方献关投降,为石瓒自己,也为其麾下换一条相对安稳的归宿。谁料想,还没等他把给李世民的请缨信写好,虎牢关被攻破的捷报已经传来了。紧跟着捷报之后的,是石瓒惨烈的结局。

    是他对不起石瓒。如果不是他向李世民建议先集中兵力对付窦建德的话,石瓒也许不会死得这样惨。虽然,在向李世民献计时,程名振根本不知道窦建德会派石瓒和殷秋二人打斗阵。

    我未杀伯仁,伯仁因为而亡。怀着中愧疚的心情,程名振在洛阳战役结束之后,便立刻致信给李世民,希望对方能念在窦建德麾下那些将领都未犯过什么大恶的份上,网开一面,给众人一条活路。为此,他愿意付出任何代价,甚至可以拿自己的功名来换。只要秦王殿下肯点头,他将一辈子心怀感激。

    李世民非常大度地接受了这个要求。没有让程名振折换功劳,也没有趁机要挟,让洺州营旗帜鲜明地倒向自己。而是给程名振布置了一个任务,去劝说那些被俘者,只要他们肯发誓今后永远做大唐的良民,便可以既往不咎。

    这个条件给得实在是宽松,令程名振喜出望外。谁料想,在他将好消息带到洛阳城内的囚牢时,却换回了一堆鄙夷的白眼。

    已经向大唐服软者,早就服软了。除了差点将自己杀死的单雄信之外,李世民放过了一大批肯改换门庭的敌方文武。说来奇怪,王世充麾下的官员个个饱读诗,却无人记得“忠义”两个字。听闻自己能死里逃生,立刻跪地叩谢大唐皇恩浩荡。偏偏窦建德麾下的那些大字不识几个的乡巴佬,却大多生就了一幅臭脾气。宁可陪着窦建德一道去死,也不肯接受秦王殿下的施舍。

    “此番兵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