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二百一十章 商议中央银行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二百一十章 商议中央银行 (第3/3页)

?一旦丢失或者损毁银票,这可是一大笔的银子啊!虽然如今民间也有使用银票的,但是那毕竟不多,一旦朝廷使用银票了,臣怕这不安全啊!一旦动荡,后果不可收拾啊!……”徐光启把能说的说了,还有更加实际的问题没说,现在不光户部,连皇帝也没有多少钱,这东西,徐光启稍稍的算一下,全国都铺开,这什么银行或者钱庄需要准备的银子,怕是得用海量来计算,这朝廷穷那是出名了的,皇帝也不怎么富裕,如何搞这样的事?到时候别人一挤兑,这立刻就是一场风波。

    丢失一张银票就是一大笔银子,杨改革对这个十分的赞成,想在二十一世纪,曾经在网上流言国家准备出一千块的人民币,有些人就说了,捡到一张就是一个月的工资,有的人就反驳,如果掉一张,一个月的工资就没了。而且,一个月的工资就一张纸,数起来实在没感觉,感觉自己很不值。

    杨改革点点头,又把目光对准其他两人。

    孙承宗见轮到自己说话,道:“陛下,臣想问陛下,这朝廷如果使用银票,那这银票该由谁开出?是各地的官府?一旦官府或者朝廷开出银票,却没有足额的银子兑现,那该如何办?或者说,这本该由朝廷,各地官府保管的库银,该由谁保管?”

    孙承宗的这个问题,也算是指到问题的核心了。向来,这赋税,官府的收入都是由各个地方官府收管和转交中央户部的,如果改成银票,都交银票,那么,这谁来兑付呢?户部总不能收一大堆的纸条啊!这纸条他可买不到东西的。

    毕自严也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孙大人说得对,这原本归各个地方官府保管,缴纳的库银,税入,如果使用银票,该由谁来填写?谁来保证足额,及时的支付?”

    “这个,朕想的是成立一个银行,就是钱庄,就像李若涟现在做的那样,让这个银行负责这银票的兑现和发放,存入多少银子,就出多少银票,并不经过地方官的手,这地方官的库银,收入什么的,依旧由地方官管理,只不过,该支付到上级衙门,或者是该缴纳到户部的银子,可以使用银票,如此,也避免了各地的官府长途跋涉的运银子苦恼……”杨改革抛出了自己的想法。这《乔家大院》里的乔致庸,还没有中央银行呢,还没朝廷的鼎力支持呢,就可以代办政斧各地该缴纳入京的赋税,就可以代办汇入他地的巨额款项,自己是皇帝,有着皇帝做后盾,难道还不比他强吗?

    皇帝的话,让这几个人更加的陷入深思,这件事,听着实在是新鲜,也是在是稀奇,这一时半会,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好办法。

    沉默了许久,徐光启才道:“启禀陛下,臣目前尚未有成熟的考虑,也不敢对陛下的想法做出适当的点评,不过,臣觉得,陛下做的这个试点,确实是十分的好,陛下何不先把这个银行的事,让李若涟的那个钱庄先来运行着,让户部给予一定的配合就行,并不需要颁布,制定什么成例,形成制度,并不需要立刻在整个大明施行,现在可以小规模的试行,待有了足够的经验,再推广不迟,如今说这个,臣也实在是不敢下结论啊!”

    徐光启这个可是说实话了,这银子改银票的事,是好是坏,有多大的漏洞,有什么不足,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这个,没有一个摸索的过程,根本就不敢下什么结论,现在,一切都还是未知。更加实际的问题是朝廷和皇燕京没银子,铺不开。这个事,徐光启现在只能烂在肚子里,怕自己说出来,皇帝心里不舒服,呕闷气,平白多很多烦恼,就这件事而论,是好事,可惜,有力未逮啊!

    孙承宗也道:“启禀陛下,臣觉得子先说得在理,陛下如今要全面推行这个制度怕是急躁了点,也没有什么经验,万一出个什么纰漏,就麻烦了,何不干脆,先别提形成制度,先让李若涟的那个钱庄试着运行一段时间,积累一些足够的经验再说,这个,只要陛下和户部说一声,配合一下就可以了,这个,倒是简单多了……”孙承宗也觉得,这件事,最保险的就是先小规模的试验一下,至于成不成,还得看李若涟那里积累了多少经验。

    杨改革陷入了深思,自己的两位师傅,都劝自己谨慎,小心,不要艹之过急,慢慢来,先小规模的试运行再说。

    毕自严也道:“启禀陛下,臣也觉得在理,如今,只要户部和李若涟的那个钱庄好好的对接一下就可以了,并不需要制定什么严密的制度,也不需要改动现有的制度,如此,倒是简单多了,曰后,可以逐步的摸索经验,为曰后全面推开做准备……”

    三个人都劝自己不要急,可以让李若涟的钱庄先运转起来,只要和户部达成一致,对接就可以了,这个,相当的简单,不涉及地方官,不涉及人事,制度等等的改变,阻力应该没有那样大。应该是可行的。

    杨改革点点头,自己也没有想一下子推行这中央银行,也没打算一下子全面铺开,至于说这件事,完全是为了转移群臣的注意力,掩盖自己“队伍”的失误。为了保住自己的队伍,才故意说的,其实,自己也是想先小规模,小范围的试运行一段时间,逐步的发展扩大这个,才比较自然,一下子在全国布局银行网点,这个,杨改革现在还没这个底气,这皇帝他也是个穷光蛋,要是和南方的大商人比起来,只能给别人提鞋。自己要开全国规模的银行,这银行的准备金,就够自己喝一壶了。

    “唉……,朕也是这样想的,那就先让李若涟和户部对接,先试点一下这银行如何运转吧,慢慢的发展,积累些经验,……毕爱卿,户部对接,这个,没问题吧?你可是户部侍郎啊!”杨改革办这事,肯定只能用自己人。

    (未完待续)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