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章 (第2/3页)

的意见。这时,他正潜心于一篇论文的写作,即《我对于目前文艺上几个问题的意见》。这篇论文的初稿写成以后,立即送交了毛泽东。

      几天以后,毛泽东又写来第三封信:“艾青同志:大著并来函读悉,深愿一谈,因河水大,故派马来接,如何?乞酌。此致敬礼!”

      在杨家坪住地,毛泽东再次接见了艾青。这是一个新搬的窑侗,中间放着一张桌子。

      毛泽东把论文交还给艾青,说:“你的文章,我们看了,有些意见,提供你参考。”在文章的第一页的空白地方,有政治局同志传阅的字样。

      艾青正准备记录,但是地面不平,桌子有些摇晃,就走出窑洞去找小石片垫桌子。

      想不到毛泽东走得更快,马上拣来小瓦片回屋垫稳了桌子。

      回忆这件小事,艾青感慨地说:“这件事给我印象很深。不要说他是革命领袖,就连一个连长也不会那么快跑去拣石头。”

      毛泽东手里拿了几张写有铅笔字的纸,边看边谈,并希望艾青把文字修改得更好。

      回来后,艾青根据毛泽东的意见,又作了认真修改,定稿于4月23日,发表在1942年5月15日的《解放日报》上。在这篇论文中,艾青就文艺与政治、作者的立场和态度、写什么、怎样写、作家的团结、文艺工作的领导等问题,表示了自己的见解。这在当时的延安是一篇有相当影响的文艺评论。

      1942年5月2日至23日,具有历史意义的延安文艺座谈会在杨家岭中央办公厅的会议室召开,毛泽东作了“引言”讲话和会议总结。会议开得生动、活泼、无拘无束。毛泽东的讲话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系统地、明确地指出了革命文艺工作的方向、任务、方针、政策,是革命文艺工作的指路明灯,是繁荣文艺创作的锐利思想武器。

      文艺座谈会之后,艾青写信给毛泽东,希望到前方去体验生活与写作。

      不久,毛泽东即回信:“艾青同志:来信收到。赞成你到晋西北,但不宜太远,因同蒲路不好过。目前这个阶段希望你呆在延安,学习一下马列,主要是历史唯物论,然后切实研究农村阶级关系,这个问题不搞清楚,对中国的战况总是不很明晰的。此致敬礼!”信的后面,毛泽东又补写一句:“待天晴,我再约你面谈。”

      遵照毛泽东的指示,艾青到中央党校三部,一边参加整风,一边学习马列。认真阅读了马克思的《法兰西内战》、《路易·波拿巴政变记》等经典著作,懂得了如何用历史唯物论观察社会,观察现实,研究实际问题。

      在这段时间里,艾青担任了党校秧歌队副队长。秧歌队槁得很活跃,演出了周而复写的《牛永贵受伤》等节目,受到群众的欢迎。艾青还在延安的新市场附近和青化贬等地,兴致极浓地观看了载歌载舞、粗壮有力、节拍明显、充满劳动者健康和愉快的农民秧歌队的演出,并为其适合现实生活、群众趣味所要求的、富有创造性的形式和手法所倾倒。

      诗人热情地称赞延安新秧歌剧:“真是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