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19章 (第1/3页)
在旧时代的北京,这是一条有名的臭沟,污水、垃圾、粪便,充斥于内,整日散发着极其恶浊、不堪人闻的腥臭。沟的两岸,杂居着五行八作的穷苦劳动者。在旧社会,龙须沟两岸的贫民在肮脏的环境中挣扎、喘息,日月更替,年复一年,除了反动当局的收捐搜税,有准去关心他们呢?新中国成立后,北京市有关部门,倾听人民的呼声,在1950年上半年,对龙须沟进行了彻底地整治。在北京市的市政建设中,这也许是一件平常的事,但是,作家老舍为之感动了。人民群众实际生活的重大变化,给老舍提供了创作的素材,热爱社会主义、热爱人民政府的高度政治热情,又促使他产生了强烈的创作冲动,于是就有了话剧《尤须沟》。老舍采用新旧对比的写法,真实地描写了生活在龙须沟的劳动人民,在新旧两个社会的不同遭遇,有力地控诉了旧社会,热情地歌颂了新社会。该剧演出之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周总理在百忙之中,几次到剧场看《龙须沟》的演出,并且安排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到中南海怀仁堂为毛泽东和其他中央负责同志演戏,胡絮青在回忆文章中讲道:“那是1951年春天的一个晚上,《龙须沟》在中南海怀仁堂演出,我们一家都被邀请去看这场戏。为了让毛主席看好戏,在演出的前一天,总理亲自到剧团又从头到尾把戏审查了一遍。那天晚上,周总理和邓颖超同志很早就来到怀仁堂。
毛泽东入场后,周总理拉着老舍到毛主席面前,向毛主席介绍,主席很高兴地和他握了手。”事后,老舍才知道这是建国以后毛泽东在北京观看的第一场大型话剧,这给了他莫大的鼓舞。《尤须沟》的创作和演出是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戏剧事业成长发展的里程碑,是新中国话剧创作所取得的第一个巨大的成功。因为《龙须沟》的成就,北京市人民政府授予老舍“人民艺木家”的荣誉奖状。
老舍先生是满族人,属正红旗,他父亲是一名护军,不识字,牺牲在和八国联军作战的炮火中。可是,直到老舍先生50岁,他从不在正式场合说他是满族人,或者旗人,他觉得自己是满族人“丢人”,因为清末的满族最高统治者丧权辱国,没干好事,很不光彩。一个有趣的文字现象是,老舍先生在自己前半生写的文学作品中,竟没有一处标明自己笔下的某个人物是满族人。解放后,情况大变,党的民族政策不仅把历史遗留下的种种顾虑和世俗偏见一扫而光,而且从政治上。经济上和文化上提高各少数民族的权利,使少数民族和汉族一起走上了平等与共同繁荣的道路。随着满族地位的根本变化,老舍对满族的兴趣也越来越大。他不仅作为文化界的代表,还常常作为满族的代表,参加一系列涉及国家命运的重大政治协商。
1960年4月,老舍作为人大代表出席全国人大二届二次会议,会议期间毛泽东与老舍的亲切谈话,给老舍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天大会中间休息,老舍先生由主席台上下来到旁边的休息室抽烟,坐在一个角落里。隔了一会儿,突然,他发现毛泽东、周恩来、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