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第3/3页)
农村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时,他还想到李希凡不深人群众和缺乏锻炼的缺点,特别指示《人民日报》领导人,点名要李希凡到农村去。
这些事虽然过了许多年了。但却铭刻在李希凡的脑际,使他终身难忘。
一四 诗坛友谊传佳话——毛泽东与柳亚子
柳亚子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爱国诗人,郭沫若曾称柳亚子先生为“今屈原”。茅盾认为“柳先生的诗,反映了前清末年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一长时期的历史,亦即从旧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的历史,称之为史诗,是名副其实的。”
柳亚子一生与毛泽东有过三次聚会。
第一次是1926年5月在广州;第二次是1945年毛泽东在重庆谈判期间;第三次是新中国成立后在北京。
两位诗人之间的友好交往,诗词唱和。书信往来为中国诗坛上留下了一段千秋佳话。
粤海难忘共品茶
毛泽东与柳亚子的交往,是以政治上诗词上的共同语言为基础的。1924年,柳亚子赞同孙中山先生的联俄、联共、扶助农工的三大政策,参加了改组后的中国国民党,并且成为三大政策的忠实拥护者和坚决执行者。1926年5月,国民党在广州召开二届二中全会,柳亚子当时是中央监委委员。毛泽东是以国民党中央候补委员和国民党中央代理宣传部长的身份出席会议。当时蒋介石向全会提出了所谓“整理党务案”,旨在排斥共产党,夺取国民党党权。毛泽东等人反对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坚持反蒋的革命立场,得到何香凝、柳亚子的支持。出于愤慨,柳亚子不等会议结束,就托母亲病重,离开了广州,毛泽东和柳亚子虽为初识,双方深谈不多,但此举给毛泽东留下了极深刻的印象。柳亚子诗中也有“粤海难忘共品茶”,“珠江粤海惊初见”的诗句,表达了他初见毛泽东的心情。
1927年,蒋介石背叛革命,国共合作破裂,柳亚子不屑与这些“小人”为伍,遂遭蒋介石通缉。他靠友人帮助,躲藏于“复壁”中才免遭逮捕。事后,柳亚子偷渡出海,东渡日本避难,但他仍然关心着国内共产党人的斗争。1928年,柳亚子从日本回到上海居住。1929年,当他听到毛泽东在湖南领导了秋收起义并进军井冈山建立了红色革命根据地时,十分兴奋,他在《存殁口号》之一中写道,“神烈峰头墓草青,湘南赤帜正纵横。人间毁誉原休问,并世支那两列宁。”“支那两列宁”柳亚于自注之“孙中山、毛润之”。在这样早的时候,就把毛泽东与孙中山并列,并极尽推崇之,柳亚子是第一人。诗中高度赞扬了毛泽东提出的农民革命以及武装斗争的理论,同时称颂和怀念民主革命的先驱孙中山先生。
从1926年初晤之后,毛泽东一直无法得到柳亚子的信息。直到1937年,他在延安接到何香凝女士的来信,才知道柳亚于的情况。他激动地给何香凝去信说:“看了柳亚子先生题画,如见其人,便时乞为致意。像这样有骨气的旧文人,可惜太少,得一二个拿句老话说叫做人中麟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