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9章 (第2/3页)

43年4月25日秧歌剧《兄妹开荒》的发表,成为副刊初见成果的代表作。经过文艺下乡运动带来了文艺的繁荣,极大地丰富了稿源,一大批优秀作品如雨后春笋相继出现。如马可的《夫妻识字》,贺敬之、丁毅的《白毛女》,赵树理的《李有才板话》,西戎、马烽的《吕梁英雄传》,李季的《王贵与李香香》,丁玲的《田保霖》,欧阳山的《活在新社会里》,姚仲明的《同志,你走错了路》,以及古元、力群、彦涵的木刻等等。

      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前,毛泽东曾找许多作家谈话,调查研究,了解文艺界的情况,舒群也被荣幸地找去谈话,4月13日,毛泽东给舒群写了一封信,请他搜集反面的意见,信中写道:

      舒群同志:

      前日所谈关于文艺方针诸问题,拟请代为搜集反面的意见(各种各色)如有所得,清随时示知为盼!

      毛泽东

      四月十三日

      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毛泽东给舒群又去一信,请舒群帮助走访各种不同的反映。

      解放后,舒群就有写毛泽东故事的打算,并为此做了长期的准备和酝酿,到“文化大革命”前他已写出30多篇近30万字关于毛泽东纪实性短篇小说,但遗憾的是大部分手稿在“文化大革命”中被抄抢,不知下落。

      粉碎“四人帮”后,老作家又焕发了青春,他继续写作毛泽东的故事,陆续写出了9篇,连同原来遗留的两篇,结集成《毛泽东故事》,1986年由作家出版社出版,了却了老作家的心愿。这部书不仅刻画了毛泽东的雄才大略,也描写了他的机智、风趣和诗人的豪情。出版后受到读者的好评。

      一八 要注意调整人我关系——毛泽东与萧军

      萧军是一位敢于斗争、勇于批评的文人。他以鲁迅力楷模,在和民族的阶级的敌人作斗争的同时,也大胆地抨击革命营垒内部的种种不良现象。历史上把无情批评朋友的人称为“诤友”。毛泽东认为,诤友于革命事业大有益处。他不仅敢于、而且善于结交这样的朋友。从他与萧军第一次书信往来的1941年8月起至1942年5月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他给萧军共写了10封信,这在毛泽东与现代作家的交往中是鲜见的。至于他们互相串门、面谈,那就更多了,他们谈文艺、谈鲁迅,相互之间有许多共同的话题。萧军晚年病卧在床回忆与毛泽东交往时说:“我们是同志、朋友、知交,是半宾半友形式相处的”。

      一

      萧军,原名刘鸿霖,笔名除萧军外,尚有三郎、田军等。现代小说家。1907年5月23日出生在辽宁省义县。1932年在哈尔滨开始文学创作。1934年到上海,得到鲁迅的教侮和帮助。1935年8月长篇小说《八月的乡村》出版,在文学领域较早地突出表现了反抗日本帝国主义的主题,因而在读者中引起强烈反响,并成为他的代表作。

      1938年初,日寇侵华的狼烟开始向山西蔓延。当时刚过而立之年的萧军,正在临汾的“山西民族革命大学”任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