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第2/3页)
》。由“战斗诗歌社”和“山脉文学社”合编的《新诗歌》于1940年9月1日创刊。萧三在《出版新诗歌的几句话》中,阐述了该刊的宗旨:“延安的诗歌运动——街头诗运动、诗歌朗诵运动——开全国之风。但是‘只开风气不为师’,我们还得继续充实这一运动的内容,写诗歌要有诗歌气氛,写出来的东西要拿到群众中去读,以便接受他们的批评,然后大家乃能前进,然后能使得诗歌的声音更大,更洪亮,达到得更远。”在萧三看来,写诗贴在墙上,站在街头朗诵,他并不认为是“不雅”。
1941年初,萧三因几首诗未能在报纸上发表,于是给毛泽东写了一封信,并将诗歌附上。1月29日毛泽东给萧三写了一封信,信中说,“诗读过了,很有意思。报纸既不登,就在街头发表好了。有暇望来谈。”可见毛泽东是热情支持街头诗运动的。
1945年春,萧三参加陕甘宁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之后,撰写了《第一步——从参加边区参议会及劳模大会归来》一文,生动有力地论述了延安文艺工作者的进步及文艺创作欣欣向荣,既是文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范文,又是他思想、行动的真实写照。这篇文章在2月22日《解放日报》登出后,在文艺界和工农兵读者中引起极大的反响。这天,毛泽东在报上看到这篇文章后,立即给萧三写了封信:
萧三同志:
你的《第一步》,写得很好。你的态度,大不同于初到延安那几年了,文章诚实、恳切,生动有力。当然,从前你的文章也是好的,但是现在更好了,我读这些文章,很得益处。
为着使延安文艺工作同志们多参加群众性的集会,须关照高岗、贾拓夫、谭政、罗迈、李富春、彭真几位同志,遇有这类会议不要忘记组织文艺同志们去参加,此事请你访他们去谈谈,我有机会也将告诉他们。今年全边区性的大会少开,但地方性的,延市、延安县和延属分区的,必有许多,同县、市、分区的负责同志及宣传部讲通此事,也很必要,可否也请你去谈一下?
同志的敬礼!
毛泽东
二月二十二日
毛泽东的信,不仅充分肯定了萧三的这篇文章,同时也肯定了萧三到延安之后思想上的进步。这说明萧三到延安之后的追求、思考与努力没有白费,他找到了一条新的道路,在这条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第一步。
两个月后,萧三作为党的七大代表,参加了中国共产党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
萧三在会上聆听了毛泽东所致的开幕词《两个中国之命运》、政治报告《论联合政府》、闭幕词《愚公移山》,使他受到极大的鼓舞。
这次大会是团结的大会、胜利的大会,为打败日本帝国主义,夺取全国的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萧三也更加坚定了为无产阶级革命事业奋斗到底的信念和决心。
二一 长篇历史小说 《李自成》面世——毛泽东与姚雪垠
毛泽东对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争,特别是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有过高度的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