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衣带之诏 (第2/3页)
见此伟物,那是你占着便宜啦。
这世上有某种人,别人有对不起他的地方,他能记恨一辈子,自己对别人略施恩惠,也必然期望报答,至于自己对不住别人,或者别人施恩于自己,一眨眼功夫就会遗忘到脑后——许耽就是这路货色。
所以他必要擒下是勋而后快。这边儿一听说怎么,咱要提前发动,那好,按照原定计划,我先去逮是勋。就有监视是勋的人前来禀报,说是侍中从钟府中出来以后,被他夫人追及,然后未曾归家,直接跑去了司空府上。许耽闻言,当即点起部曲、仆役,便去攻打司空府。同谋劝说,司空宿卫甚为精良,强攻无益,不如先去擒拿钟繇、荀彧,却被他一撇嘴:“什么司空宿卫,某觑之如草芥尔!”执意前往。
不仅如此,一见到是勋在府墙上探出头来,许耽当即祭起大杀器,要动摇对方的军心——“吾等奉天子衣带诏讨贼,速速将曹贼党羽是勋缚将出来,便饶汝侪不死!”
是勋听了这话,好险没从梯子上一跟斗栽下来。
衣带诏,这名词儿但凡读过《三国演义》,或者听过、看过相关文艺作品——什么评书啊、平话啊、京剧啊,影视剧啥的——的人,肯定都熟。常见的说法,曹操专权跋扈,献帝是敢怒而不敢言,因此便咬破指尖,书写了一道讨伐曹操的血诏,缝在玉带之中,以赐董承。董承接到衣带诏以后,便秘密联络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刘备、马腾等人,约期起事。可惜实力派的马腾和刘备就先逃出许都去了,剩下一票文官,行事不密,遂为曹操发觉,全都逮起来给砍了脑袋。
这份“衣带诏”,并非演义虚构,在史书上也有记载,只不过无论《三国志》、《后汉纪》,还是几百年后的《资治通鉴》,全都含糊其辞,说董承“辞受”或者“称授”衣带诏,意思是他只不过如此宣称而已,是真是假,咱不作评论。只有《后汉书》上明确写了:“帝忌操专逼,乃密诏董承,使结天下义士共诛之。”《后汉书》因为晚出,其史料价值不能跟《三国志》相提并论,故而后世普遍认为,衣带诏之事子虚乌有,只是董承喊出来为自己涂抹大义光彩的一个政治口号罢了。
所以是勋也一直把衣带诏当作是家语,压根儿没有产生相关联想,直到这回听许耽高呼宣称,这才悚然一惊。他擅长八卦,而八卦最易引发脑补,甚至脑洞大开,这脑洞不开不要紧,一开之下,就觉得后背上久违的冷汗又自涔涔而出。
先不管这次政变的主谋是不是董承,按照是勋的猜想,要搞政变,就必得先控制尚书台,命尚书草拟诏书,以宣扬自身行动的正当性。郭嘉献计,让符节令董昭藏匿起了玉玺,那么尚书之诏不加盖玺印,那是没有法律效力的,完全可以忽视。他们还期望对方能够在搜寻玺印的过程当中,耽搁了宝贵的时间,好方便自己从容布置,展开反攻呢。
可是倘若对方早就已经准备好了一份衣带诏,先不管是不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