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章 (第2/3页)

家臣是尽义务。更重要的是,家臣(卿大夫)与诸侯原本就是一家子,是诸侯的叔伯、兄弟、子侄,诸侯则在理论上是天子小宗,因此这一制度也可以称之为"家族共治制"。或者说,治国即"家族共治"(家臣治国),齐家则"首长负责"(直接君主)。当然,卿大夫也有自己的"家臣",比如那些有一技之长的"士"(食客、门客)。士充当卿大夫的家臣,卿大夫充当诸侯的家臣;诸侯对自己的"国"负责,卿大夫对自己的"家"负责。"首长负责制"(酋长制)与"家族共治制"(家臣制)并存,这就是邦国制。

    那么,邦国时代就没有代理问题吗?有。只不过,他们代理的不是君权,而是天道。按照传统的说法,天子之所以能君临天下,是因为他获得了上天的授权。授权方式即"天命",变更授权即"革命"。"天命玄鸟,降而生商"(《 诗· 商颂· 玄鸟》 ),故商人得有天下。"周革殷命"以后,授权变更了,故周人得有天下。这个说法,帝国继承了下来。所谓"奉天承运",其实就是不断重申上天的这一授权。

    不过,邦国和帝国虽然都在"代理天道",代理方式却不相同。简单地说,邦国是"多家代理",帝国是"独家代理"。独家代理,就是皇帝一家一族代理天道;多家代理,则是天子和诸侯、大夫共同代理。邦国时代的天子,从上天那里获得授权以后,不能一个人把那"天下"独吞了,必须分给诸侯,再由诸侯分给大夫,这就是"封建"。封建不仅是分地,也是分权,这就叫"分权制"。分什么权?上天所授之管理权。这样一种权力既然已被层层分割,层层转包,当然不是天子"独家代理"。事实上,诸侯建国,代理的不是"天子之权";大夫立家,代理的也不是"诸侯之权"。天子、诸侯、大夫,都是"天道"的代理人。他们代理的,也都是"天授之权",岂不是"多家代理"?只不过各家份额不同而已。

    这当然不合"天道"。因为"天道无私",岂能"私分天下"?因此帝国制必然要取代邦国制,郡县制必然要取代封建制,分权制也必然要被代之以集权制。既然是集权,天道就不能再"多家代理",而只能"独家代理"。但帝国的幅员如此辽阔,人口如此众多,如果事无巨细都要皇帝亲自去"替天行道",既不合理,也不可能。合理并且可能的办法是委派官员去代理,就像农场主雇人放羊一样。这就是与"集权制"相配套的"代理制",即由皇帝代理天道,官员代理皇权。皇帝是权力的总开关,官员是权力的水龙头,由此构成帝国的心血管。既然是心血管,那就不但要有心脏,还要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所以帝国的行政区域和官僚体系,就一定要分出层级来,比如州、郡、县、乡。中央集权,分级管理,这就是"集权制"。君权神授,官员代理,这就是"代理制"。中央集权(集权制)与官员代理(代理制)并存,这就是帝国制。

    帝国的官员在总体上可以分为两大部分,即中枢官员和地方官员。中枢官员中,地位最高也最重要的是宰辅,即通常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