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返回

第259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59章 (第2/3页)

板书案。直到方才大黄在门外狂叫,他才猛醒,大黄自己偷偷回庄了!

      狼吞虎咽的咥完了软面饼与酱肉块子,苏秦精神大振:“大黄,雪很大么?”“汪汪汪!”

      苏秦笑了:“我去赏雪了,你歇息吧。”刚拉开门,大黄却已经嗖的蹿了出去。茫茫原野,风雪无边,充斥天地间的只有飞舞的雪花与呼啸的风声。极目不过丈许,闻声不过咫尺。苏秦什么也看不见,什么也听不见,只能感到冰凉的雪花打上脸颊,呼啸的寒风掠过原野。久旱必有大水,秋末入冬三个月一直没有雨雪,上天幽闭过甚,自要猛烈的发泄一番,上天无情,却有人道啊!

      住进草庐,苏秦心底深处的那股烦躁急迫便消失了。他的第一件事,便是翻检书箱挑选书籍。自己书房的那几箱书,他只选出了老师临行赠送的《天下》,其余诸子大师的文章抄本,他都觉得与自己所要做的事太过疏离,没有必要再花功夫。东归的路上他已经想好,自己学问的面上渊博,缺乏的却是专注一点的精深。这一点,就是对天下大势的洞察。要锤炼这种见识,需要的不是具体的就事论事的学问,而是高屋建瓴鸟瞰天下的眼光境界!可是,到那里寻觅这种启迪智慧之门的钥匙呢?记得老师有次对他们讲到太公吕尚时说:“人之能,不仅在学,且在悟。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那时,他与张仪都觉得,这只是老师针对太公这种“老才老运”说的,与他们离得很远很远。况且,战国名士大多都是年青成名,都象太公那样耄耄建功,天下岂不成了老叟世界?然则一番磨难之后,老师的话却如此清晰的凸现出来了。天下事原本就不是一成不变,无论耄耄建功还是英年成名,大约这个“大难大悟”都是该当有的。“必须大悟,方得有成。”这就是苏秦在坎坷屈辱中磨出来的决断。

      想不到,上天居然给他打开了一扇大门,竟使他得到了一本久闻其名而寻觅无门的亘古奇书!那天,他在翻检完自己的书箱后,无意打开了那只锈蚀班驳的铜箱。在他想来,父亲所谓的“老书”,一定是一些商家典籍。但无论如何,不看看是对不起父亲的。就在他打开铜箱翻检到最底层时,一本破旧的羊皮纸大书出现了。拿起一看,破旧发黄的封面是五个硕大的古篆,仔细端详,呀——《阴符四家说》!天哪,他几乎惊讶得要跳起来!这是真的么?他揉揉眼睛走到茅屋外边,光天化日之下,“阴符四家说”五个大字凿凿在目!旁边还有两行小字?拭目细看,隐隐约约便是“伊尹太公范蠡鬼谷子”四个名字!

      “上天啊——!父亲——!”苏秦大喊一声,扑倒在地,哈哈大笑着连连叩头。“汪汪!汪汪汪!”大黄也狂吠起来。

      苏秦发现的,是一本亘古奇书。这本书名叫《阴符经》。世人传说:这是黄帝撰写的天人总要。也有大家名士说:这是一位殷商高人隐名写的,托名黄帝,只在于增其神秘而已。这部《阴符经》,只有四百二十四字,其神圣地位却竟在《易经》之上!在春秋战国的大家中,认真揣摩《易经》并写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国产免费看片    偷拍黑料吃瓜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