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章 (第2/3页)
中,我看到他牛跑步到了门口,上了车。疾驰而去。
这一年夏天,我告别了一生最美好的生活,溯长江远赴川西。一九四三春风远矣。今生,我未再见他一面。
注:
1、这首歌原是我们的《义勇军进行曲》,田汉作词,全民抗日的歌,中共于一九四九年定都北平改名北京,以此作为国歌,来台湾后无人敢再唱。
2、《葛莱齐拉》法.拉玛尔丁着,卓儒译。法国诗人拉玛尔丁、被认为是法国浪漫诗人之始。他最早也是最重要的诗集《和声集》有注曰,在教堂廊柱的阴影中,见柱上悬蕾一幅童女出殡的图画,棺旁盛开着百合花。——此书为一散文诗体小说,吟咏一个旅行至意大利摹坡里海湾的十八岁法国青年与渔夫十六岁孙女之爱情,女孩因他离去,忧伤而死,中译全书二百页。中译大约是译者选译,应是抗战前一九三0年左右出版,初读版本全无记忆。到台湾后,画家陈贝茂将所藏台湾版本赠我。全书无序、无后记,版权页载明台北新兴书局出版,一九五五年。
第四章、三江汇流处——大学生涯
1、溯江
长江全长六三八0公里,是世界第三长河。我生命中两大转折都是由有家变无家,一路哭泣,溯江而上。从芜湖搭上运兵船逃往汉口时,我刚小学毕业;现在,一九四三年的八月底,我由重庆溯江往川西嘉定(旧称嘉定府)去,是刚刚中学毕业。
上船的那天中午,被妈妈形容忙得“脚后跟打后脑勺”的爸爸竟然亲自送我。从家到朝天门码头大约三十里,车刚过小龙坎,天空就闪电打雷开始下雨。我带着当年出远门的标准行李,一个小箱子和一个行李卷;那行李卷用毯子包着被褥和衣服卷成一个椭圆形,上面反扣一个搪瓷脸盆,外面加一块油布。用粗麻绳绑紧(一九七六年我在欧洲一飞机场行李盘上看到一个同样的行李卷,从巴基斯坦来,看来这是个全球性的智慧吧,把它摊开来就是一个家)。
由朝天门码头走到船边。似乎有走不尽的滑溜石阶。那场雨可真是倾盆而下,我们走上甲板之前。雨篷的水沿舨泼下,什么伞也挡不住。爸爸穿的白色夏布长衫全湿透了。从头发往鞋上流成一条水柱。我自己是什么光景已全然不知,只记得拼命憋住震撼全身的哭泣,看着他向我的学姐们道谢,下了跳板上岸去,在雨幕中迅即隐没。
多年来我总记不全那趟长江之旅,只记得那场劈头盖脸的雨和全身湿透的爸爸,感怀“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我随着大家将行李放在半干的统舱地上,打开,互相遮掩着把湿衣服换下。敲钟的时候去前舱领来饭菜,坐在各自的铺位上吃。不久就天黑了,灯光仅供照明,舱内的昏暗和江上的黑夜融合,渐渐人声停歇,只剩上水江轮引擎费力的声音。茫茫江河,我在何处?
第二天破晓之前,我由梦中惊醒:梦中有强壮的男子声音喊着,“往右边树丛靠过去,愈快愈好,鬼子飞机来了!”我正帮着给妈妈换她身下的血垫子,出了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