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35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35章 (第3/3页)

因受小说《三国演义》的影响,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魏延是一个脑后长有反骨的人物,被诸葛亮设计所杀似乎是罪有应得。虽然后来不乏替魏延翻案者,但《三国演义》塑造的反贼魏延形象实在是深入人心,很难在世人的心目中抹杀。

      什么是“反骨”?一种说法是指过于突出的枕骨,也称后山骨。长这种枕骨的人的脑袋,从侧面看就像一个刻意夸张了的问号。反骨也可以指特别突出的额头,叫额前反骨,民间俗称“锛儿头”。以今天的眼光来看,以几块长得显眼点的骨头判断一个人的品性,实在是件可笑的事。事实上,在正史中,魏延不但没有“反骨”,而且是一个军事奇才,假如被委以重任,西蜀的命运或许不会那么悲惨。

      军事奇才

      魏延出身和履历不详。《三国志·魏延传》说他是“义阳人也,以部曲随先主入蜀”,因其“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义阳县在今河南信阳市西北,属东汉荆州之南阳郡。所谓“部曲”,是汉代军队中三级编制的名称,在东汉末年,以世家和豪族地主为社会基础的军阀割据形成,部曲便成了豪强地主割据势力的私人武装。

      《三国志》中的这段文字说明,魏延以部曲身份随刘备入川,其地位虽然不高,但却是刘备军中的嫡系,绝非降将。《三国演义》中,魏延被描写为本是刘表部将,后杀韩玄,献长沙于刘备,完全是杜撰。

      建安二十二年至二十四年(217—219年),刘备用法正之谋,举倾国之师,历时岁余,从曹操手中夺得军事重镇汉中郡。至此,三国鼎立正式形成。刘备自称汉中王,表示与曹操分庭抗礼。不久,刘备返回成都,临行前选拔重将镇守汉中。

      刘备之所以如此慎重,是因为蜀汉的基本统治区域是以成都平原为中心的四川盆地,汉中郡坐落在关中和巴蜀之间,属于两大区域交界的地带。蜀国为了保障自己根据地的安全,有必要将重兵部署在敌我接壤之处。

      当时刘备手下著名的大将有关羽、张飞、马超、赵云、黄忠。刘备对关羽最为倚重,但他当时正镇守荆州,不可能调离原来的防区。赵云当时的主要职责为“掌内事”,主管刘备的宫中之事,也不可能入选。黄忠虽然勇猛,但毕竟年事已高。马超威名显赫,但因其是降将,刘备对他不甚信任。在此情况下,似乎镇守汉中的最佳人选非张飞莫属了,大臣们和张飞本人都是这么认为的。但是,出乎众人意料的是,刘备破格任用了魏延。这不仅反映了魏延具有杰出的军事指挥才能,也反映了魏延深得刘备的信任。

      刘备在任命魏延时大宴群臣,并且故意当着众人的面问魏延:“今委卿以重任,卿居之欲云何?”延对曰:“若曹操举天下而来,请为大王拒之,偏将十万之众至,请为大王吞之。”先主称善,众威壮其言。(见《三国志·魏延传》)

      当然豪言壮语谁都会讲,那么魏延镇守汉中的实际功绩如何呢?据《三国志·姜维传》记载:魏延镇守汉中时,在汉中城外设置外围防御据点,采用坚壁不战,让来犯的敌人力竭撤兵的策略,让敌人束手无策。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