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43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43章 (第1/3页)

(《四友斋丛说》)

      如此说来,把“巨贪”的名头加诸在严嵩头上太名不副实了。

      严嵩之为人

      《明史·严嵩传》称严氏“无他才略,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其中“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在上文中已证明并不完全正确,“无他才略”则更不符合实情。

      严嵩的文采是有史可循的,而他也正是凭借一手青词得到嘉靖的喜爱,向有“青词宰相”之称。与他同时代的李梦阳曾说:“如今词章文学,翰林诸公,严惟中为最。”

      严嵩出生于寒士家庭,自小学习声律,少年聪慧,善于作对。有一次地方官口占一联:“关山千里,乡心一夜,雨丝丝。”他随口应对:“帝阙九重,圣寿万年,天荡荡。”对得很是工整。弘治十八年(1505年),他中了进士,以二甲第二名的身份入翰林院就读,当时包括阁臣李东阳在内的不少士大夫“咸伟其才”,都对他的才华叹为观止。

      严嵩的书法成就也很令人敬佩,北京百年老店“六必居”的金字招牌就是他写的。什刹海、景山公园、北海、故宫等地都有他的书法作品,山海关的“天下第一关”也是他的手笔。

      关于他的人品,也非《明史》等正史中所说的心胸狭窄,热衷于打击报复,相反却是极有度量。《罪惟录》记录了这样一件事:有个叫林一新的官以佥事的身份外出巡查,恰有严嵩的家仆有不法行为,被林一新抓住打了一顿。后来,林一新回到京师,严嵩非但没有报复,还对他礼敬有加。严嵩能够约束家人,顾及大义,这与徐阶纵容子弟横行乡里,何啻天壤之别。

      史料中还记载了严嵩擢选人才以为国用的事迹,如《列朝诗集·尹耕传》中说:“分宜(严嵩)能用子莘,能用胡瓒宗,其识见亦非他庸相所及也。”

      崇祯年间做过大学士的黄景昉在《国史唯疑》中说,当他路过袁州时,还听到当地人对严氏的好感和怀念之词。《国史唯疑》中还记录了一段颇耐人寻味的对话:徐阶曾对张岳的儿子说:“严氏把持朝政二十年,你父亲镇守一方却没有给他送过一钱。严嵩垮台后,忠贞之士只有你父亲一人得完其身。”张岳是明代有名的贤臣,为人刚正不阿。徐阶此话虽然有攻击严嵩贪婪、排除异己的意思,但也隐隐透出推崇之意。黄景昉随后发表评论说:“能让贤者得完身名,可见严嵩并非全毒。严嵩擅长诗文,喜好收罗名士,偶尔也能够抑制私欲,可见此人还是值得可怜可恕的。”万历年间的朱国桢在《涌幢小品》中也提到,江右人,特别是袁州人对严嵩尚有余思。

      事过数十年,乡人还记得严嵩的好处,尤其是他的政敌在私下与相知谈论严嵩时也有推崇之意,这是否意味着严嵩有一种特殊的人格魅力?

      《列朝诗集·胡瓒宗传》还记载:嘉靖二十九年,王联诬陷胡缵宗一案,株连一百一十余人,当时,皇帝的意思不明朗,身为大学士的严嵩敢于挺身而出排解这件事,使得皇帝的怒意消解不少。这类颇值嘉许的事,在《明史·严嵩传》中竟没有记载。

      严嵩在升官过程中与朝中两位大臣进行过政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
上一章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