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1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进书架
    第1章 (第3/3页)

,随着宋朝积贫积弱的加深,才最终演变成亡国的惨剧。最为可悲的是,亡国的悲剧先后两次上演。

      言归正传,本书第一篇的话题还是要从第一个千禧年说起。在这一年的四月,“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名相吕端去世。吕端,字易直,幽州安次(今属河北)人。后晋兵部侍郎吕琦之子,后周时任著作佐郎。入宋后,历知成都府、蔡州,后升为枢密学士。吕端担任宰相,是宋太宗赵光义(原名赵匡义,避宋太祖名讳改为赵光义,登基后改名为赵炅)即位后的事,而那句著名的“小事糊涂,大事不糊涂”的赞语,也是由宋太宗亲口褒赞。以宋太宗为人之精明忌刻,为什么会对一个前朝旧臣有如此赞语呢?事情还要从著名的历史之谜“金匮之盟”和“斧声烛影”说起。

      一  金匮之盟

      后周世宗柴荣病死后,太子柴宗训即位,年仅七岁,就是周恭帝。皇帝年幼,无法主持朝政,太后也是普通的妇道人家,没有政治头脑和主见。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有野心的人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960年,后周君臣正在庆贺元旦,开封城中一派喜气洋洋。这时候,边境突然传来急报,说是辽国与北汉联兵南侵。周恭帝吓得六神无主,不知所措。当时后周朝中最德高望重的大臣当数赵匡胤,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之职,手握重兵。众望所归下,赵匡胤率领禁军前往边境抵御敌人。

      大军开拔到开封城北二十里的陈桥驿时,天已经黑了,于是大军驻扎在陈桥驿一带。殿前散指挥使苗训夜观天象,突然宣布说天象有异,天命所归,该当“点检作天子”。点检就是赵匡胤的官职。

      这里要特别提一句,当年后周世宗柴荣北征时,曾在文书囊中发现一块长三尺多的木块,上面写着“点检作天子”五个字。而当时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的是柴荣的女婿张永德,柴荣开始猜忌张永德,于是夺取了张永德的兵权,改任宰相,而任命当时资望尚浅的赵匡胤担任殿前都点检一职。这件事不久后,后周世宗柴荣便病死。

      后周大军听了苗训的话,骚动不安。赵匡胤之弟赵匡义(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归德军掌书记赵普连夜策划兵变,联合禁军将领高怀德、慕容延钊、张令铎、张光翰、赵彦徽、潘美等,四处散布消息说:“现在周帝幼小,不能主政,我们在外面出死力,为国家抵御外敌,谁又能知道!不如先立点检(赵匡胤)为天子,然后再北征也不迟。”众人都轰然答应。

      而此时真正的主角赵匡胤却佯装不知,在屋里呼呼大睡。黎明时分,群情激奋的军士披甲执锐,团团围住了赵匡胤的寝所。赵匡胤出来一看,只见将士们拿着兵器,一齐大声喊:“诸将无主,愿册太尉(赵匡胤兼任太尉一职)为皇帝。”赵匡胤还来不及回答,就有人将象征皇权的黄袍披在他身上。众人立即下拜,一起高呼万岁。这就是“黄袍加身”典故的来历。

      第3节:斧声烛影(3)

      后来有一种广为流传的说法是:其实辽军并未南下侵犯,不过是赵匡胤等人故意谎报军情,想借机煽动将士情绪,发动兵变。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章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