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173振兴奉天 (第1/3页)
就在梦想工厂电影公司获得成功的同时,.
近代中国社会对西方的认识经历了由浅入深的演变过程,十九世纪六十年代随着洋务运动的兴起,“兵战”思想随之产生。当洋务运动由军用工业发展到民用工业的时候,“兵战”思想开始被“商战”所代替。甲午战后,有识之士进一步认识到振兴实业的重要性。这种认识上的转变使农业的重要性开始受到重视。1897年张謇在《请兴农会奏》中对农工商之间的关系重新进行界定,认为在农工商三者中,农业是基础,是工商业发展的前提和保证。他说:“立国之本不在兵也,在乎工与农,而农为尤要。盖农不生则工无所作,工不作则商无所鬻,相应之势,理有固然”
1901年由张之洞主稿、绅商参与拟稿润色、刘坤一领衔,并成为清末改革纲领性文件的《江楚会奏变法三折》(以下简称《三折》)对农业的重要性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它认为,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气候条件也适合农业发展,应将农业放在首位,并提出了几项措施:其一、发展农业教育,培养农业人才。其二、推广农业生产技术,鼓励官绅率先试办,以开化社会风气。其三、建立农业领导机构,发挥国家政权在经济建设中的功能。其四、鼓励垦荒,发展近代大农场。
清末的农业改革大体上按照《三折》设计的轨道运作。从19世纪末20世纪初社会思潮的走向看,它认为,实业的振兴是国家振兴的基石,而农业又是基础之基础,故必须大力发展。当然,这时期对农业的重视与传统的重本抑末已有本质的区别,它不是抑制,而是力图为工商业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是从推动工商业发展的角度强调农业的基础地位。这是时代主题在社会思潮中的反映,也是这时期农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目标所在。
于是,就有了徐世昌专门设立农业试验场。从国内和日本、美国调取各类麦种在奉天试验,从中挑出适应气候和产量高的在吉林、黑龙江广泛推广,当年就初见成效。三年后,东三省的粮食除自给外,还可向境外输出。徐世昌做的只是引进了部分两种,而其他诸如培养农业人才,鼓励开办近代大农场之类的工作随着徐世昌的调任而中止了。徐天宝接手奉天之后,立刻着手恢复这些工作。
徐天宝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成立奉天农林大学堂,该校由奉天省城官立中等农业学堂、奉天省城官立中等林业学堂合并组建,任命陈振光为校长,专门培养农业人才。
陈振光字铎土,广东新会外海东升街人。早年充任驻美国公使馆书记官;光绪三十年(1904年)入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攻读农业;光绪三十三年毕业,获农艺学博士学位;回国后,于光绪三十四年九月十五日参加学部留学毕业生的考试,成绩列优等的第一名,获赏给农科进士资格;宣统元年(1909年)五月初九日廷试,授翰林院编修。宣统二年(1910年),捐纳为候补道,任奉天农事试验场监督兼高等农业学堂教习。
陈振光得到徐天宝的重用,被擢升为督学,虽然依旧是个比较清水的官职,但是好歹是实缺,况且陈振光也喜欢教书育人。后来,奉天农林大学堂改名为农林大学,为新中华培育了无数农业、林业人才,都是陈振光的功劳。
第二件事就是大力发展奉天的农牧渔蚕各业
首先是农业,话说自清咸丰十年(1861年)对盛京地方逐步实施开禁,此后,陆续实施的招民试垦、全境开禁等大规模放垦措施促进了开发,奉省耕地面积从咸丰元年(1851年)的1152万亩增至宣统二年(1910年)的6822.2万亩。清末,为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奉省经奏准,在省城设立农务总会,各县设立农务分会,分别由劝业道颁发钤记。农务会在作物品种调剂、种子改良等方面作过一些尝试。当时,大豆、高粱、玉米是盛京地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在农务会的推动下,稻米生产区域及规模有了显著增加,棉花生产则主要分布在辽西、辽南部分地区。当时,奉省生产的粮食、大豆除自食外,已有相当数量加工成烧酒、豆油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