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四章 京都府的特质 (第2/3页)
活。
这话虽然并不贴切,却也足以说明许多问题。
既然不需要通过田间劳作来体现自身的价值,那么京都府里的百姓自然就要寻找其他的方式,来保证自身的生计。
所以在京都府里,除了武修和读书人以外,数量最多的便是各种各样的小商贩以及作坊和官窑里的匠人。
独特的职业构成、城池本身高度的包容性,使得京都府内的百姓至少在见识上,是要比大乾王朝其他地方的百姓,高出一筹的。
再加上身在天子脚下,自有一番大气,手工业者的月例银子又普遍较高,也不用像那些耕作的农夫般,时常需要关心天气的变化、年景的好坏。
较为充足的个人时间以及相对较轻的生活压力,都让京都府的百姓,对于茶余饭后的各类谈资,有着近乎于海量的需求。
而除去那些时不时会出现的意外事件以外,在京都府的百姓心目中,有几个话题是长年累月可以引为谈资的。
其中之一便是三大学府的春秋两试。
每到三大学府春秋两试的日子,基本上在京都府内的街头巷尾,随处都可以听见各种各样的人,彼此之间对于两试的不同议论和见解。
这几乎已经成为了京都府内的一种文化。
对于京都府的百姓来说,这是很正常的事情,可对于那些初到京都府的人来讲,却会觉得无比新奇和不可思议。
比如此时刚刚从客栈内走出,过了一条马路后,直接来到了神武学院大门口的叶依然便是如此。
由于是春试的日子,所以随着太阳刚刚升起,在神武学院的大门外便已经站满了人。黑压压的一大片,看上去至少也有小一千的数量。
然而这些人并非全都是前来报考神武学院的年轻人,其中少说也有一大半,是无所事事的情况下,跑过来看热闹的京都府百姓。
既然是看热闹,自然便要有个看热闹的样子。
所以这些京都府的百姓在一旁围观的同时,互相之间还在大声的议论着,内容无外乎都是和神武学院辉煌的历史以及牵扯到的一些国家大事有关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