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战术技术论证(下) (第2/3页)
在短土跑道上起落。
另外,歼-12的最大平飞速度,在11,000米高度上,最大M数1。5,优于歼-6;实用升限17,410米,与歼-6相当。歼-12在高空的巡航速度是M0。95,虽不能超音速巡航,但以能接近音速巡航。
歼-12的不足正是由于追求机体小、重量轻所引起的。它的机内燃油储量为1250千克,可带两个400升的副油箱,最大航程可达1385公里,但仍属于短航程类型飞机,作战半径和留空时间都很短,比机场保卫者米格29还要短很多,其作战能力可想而知。歼-12的机载武器是1门23毫米机炮,备弹120发;另外,可挂4枚红外制导的空对空导弹。就其飞行重量而论,火力不算很弱,但是该机采用了机头进气形式,对增装先进设备不利。
想到这些,雷霆不徐不急地回答道:“这位专家提的意见很有建设性,在一定的条件下的确不失为一种好的发展方向。但是,从中长期的航空工业和世界战斗机发展方向来看,战斗机的重型化是必然的趋势。从今后的作战模式看,战斗机将会朝着远航程、多目标、多任务作战方向转变,比如说伴随轰炸机群远程奔袭护航,动辄就是几百上千公里,而且即使是防御性空战,也要求战斗机具有足够的留空时间。另外,从将来作战的武器来看,必定朝着远射程的武器发展,比如空对空火箭弹,将来甚至可能发展出空对空导弹,而在对地攻击时,要需要战斗机能够挂载较多的攻击武器。因此只有大型化、重型化才是战斗机未来的发展方向。同时,战斗机重量增加了,并不代表它的机动性、敏捷性就不行,这就要靠良好的气动布局设计和大推力的发动机来实现。”
那名专家也没有想到雷霆回答得如此干净利落,而且他也确实找不出其中有何漏洞,更没有反驳的理由,只能继续问道:“哦!原来如此。不过,我想知道的是歼甲喷气式战斗机配套的喷气式发动机性能如何,能够满足这么重的战斗机对动力的需求吗?”
雷霆点点头道:“好,我就来为大家具体分析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