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第2/3页)
的另一支楚军会师,准备齐心协力将定陶攻下。
定陶的秦军大概是三川太守李由的军队,抵挡不住项梁的进攻,被攻了下来。项羽、刘邦率领另一支楚军,直接进攻雍丘(今河南杞县),大破秦军,斩李由。
前线打得正酣,这时秦国国内也正在发生巨变,这些巨变在客观上帮助了项梁。
话说赵高自从当上郎中令后,杀人无数,他也有点怕别人找机会向二世告状,于是有一天哄骗二世说:“陛下,您知道天子为什么自称‘朕’吗?”
二世不假思索:“这还用问,是我老爸秦始皇定下的规矩。以前屁民们都可以这么称,我老爸不许他们称了。没什么道理,谁叫我老爸拳头大。”
凭良心说,二世的这几句话完全正确,因为秦始皇拳头大,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朕”这个字归他个人专用,不需要开什么听证会,不需要投票,他是一把手,他可以拍板。王力先生也指出,朕、余、予作为第一人称代词,是一个词分化出来的,因为它们在古代的声母都是舌音。不管王力的这个看法是不是完全对,“朕”作为第一人称代词,老百姓都可以用,这是确切无疑的。二世很不明白,他亲爱的师傅为什么要问他这么弱智的问题,难道师傅的脑袋被门缝夹了?不会啊,他的脑袋还是那么圆啊。二世痴痴地看着师傅的头颅,百思不解。
赵高摇摇头:“不然。天子所以贵者,但以闻声,群臣莫得见其面,故号曰‘朕’。”这句话需要解释一下,赵高的意思是:天子为什么自称朕呢?是因为只让群臣听见声音,看不到他的脸,这么一来,群臣就会觉得天子像神仙一样,神秘莫测,从而增强畏惧感,不敢违抗。秦始皇当年确实是这么做的,他行踪无定,不许近臣透露自己的一点消息,曾经有位太监不识相,告诉李斯说,皇帝看见了他车马太豪奢,有点不高兴,希望他改过。秦始皇得知后,就把身边的几十个太监全杀了。有些历史学家说,秦始皇在位的时候,其实挺仁慈的,他的王权受到多方面的制约,看不到他有暴君独裁的倾向,反而是一位历经磨难的贤明君主。说实话,这就有些不符合实际了。
秦始皇的这些做法也和上世纪某些极权主义国家首脑有很大差别,那些极权暴君往往披着社会民主或者共和的外套,干的却是比秦始皇这种暴君所干的还要残暴的事情。他们从不把自己掩藏起来,反而天天在各类媒体上露面,讲演,宣传自己的伟大。这些手段,如果秦始皇知道,只怕会瞠乎其后的。
但赵高为什么说称“朕”就是表示莫见其面,只闻其声呢?这要用训诂学知识去解释了,“朕”在上古是一个收-m韵尾的词汇,民国时期的训诂大师沈兼士曾在他的长篇论文《右文说在训诂学上之沿革及其推阐》中,勾勒出了七十多个带有“禁闭”“包含”义的词汇,都以-m收尾,所以,要理解“朕”的词义,只能因声求义。在《说文》中,“朕”被训为“舟缝”也,未必是事实(因为现在没有找到一个这样的实际用法,我觉得“舟”可能是当声符用的),不过在古汉语中,表示“缝隙”的意思和表示“包含”的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