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201章 钓鱼岛大海战(三)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201章 钓鱼岛大海战(三) (第2/3页)

量上看肯定是日本占优,中国还不到日本一半呢。但从吨位看就完全不是这么回事,日本的22艘军舰只有28600吨,中国这边虽然只有8艘,但吨位却有接近33000吨。

    因为日本现在的驱逐舰太小了,像这种神风级驱逐舰只有381吨标排,还不如中国海军现役的“敏捷级”大型鱼雷艇(“敏捷级”标排480吨)。按照文总定的规矩,800吨以下的水面船只都算“艇”,连“舰”都算不上。要是在中国,这种小家伙连正规舰名都不会有,“艇”级的就只有编号。

    日本前锋舰队也发现这个问题,他们马上就向旗舰发报:“发现支那前锋舰队,大约是8艘防护巡洋舰(日本此时没有“轻巡洋舰”的级别)……”

    不得不承认,日本海军的瞭望手确实很碉堡,这些据说是依靠“生吃鱼类内脏”和“活吞蝌蚪”培养出来的,“能在白天里看见星星”的家伙们,倒也没有枉费日本海军的辛苦培养。他们仅仅依靠中国舰队的夜航灯光和大致轮廓上就发现了中国舰队,并能大致判断出大小和舰型。

    现在虽然天空已经放晴,雨已经停了,但却是一个新月的深夜(农历初三),能见度很低的。日本的瞭望手能在这种条件下大致判断出中国舰队的种类,已经是相当难得的。这也是日本人对自己“夜战”能力感到无比自信的原因,说实话,如果中国海军不是在电子技术上占有绝对优势,还真不愿意和日本打夜战。

    ……………………………………………………

    11点33分。

    这时,“汉江号”的电信长突然报告:“报告支队长,监听到敌舰筑摩号发给敌旗舰的电报,他们已经发现我们,正在请示上级……”

    “报告支队长,敌舰队开始改变阵型……”情报参谋也报告道。

    廖光伟注视着屏幕上代表敌舰的光标,笑了笑:“呵呵,看来敌人已经发现我们了。不过现在变阵已经来不及了……”

    此时双方舰队相距13公里,日本在发现中国舰队后,立即就变成了横队,准备冲锋过去放鱼雷。不过早就发现他们的中国舰队已经排好了雷击阵型,13公里正好是“鱼-1”式鱼雷采用最高航速时的最大射程。

    “鱼雷定深3米,最高速度……鱼雷齐射!”随着第6轻巡洋舰支队支队长廖光伟上校一声令下,56条重型鱼雷就“通通通”的打了出去。

    但这个距离对于日本来说却是太远了。现在日本海军装备的是他们自产的44式鱼雷,这是由吴海军工厂鱼雷部通过对湿式鱼雷发动机的研究和实验,在1911年研制成功的新产品。这是日本最早的国产“湿式热动力鱼雷”,它的压缩空气罐起先是进口产品,几年后由日本的室兰钢铁公司和往友炼钢厂自行生产,国产化程度相当高。

    日本人对鱼雷的开发一直很重视,这款44式鱼雷最高速度36节,射程7000米。说起来在当时的世界上也算相当优秀的鱼雷,只是他们现在面对的是开了挂的中国舰队,鱼雷的性能比他们好太多了。

    就在日本舰队开始冲锋的时候,中国舰队已经发射完了鱼雷,开始在雷达和夜视仪的协助下用舰炮打招呼了。

    中国舰队的155mm和130mm这两种主炮的有效射程分别是21公里和17公里(最大射程分别是29和24公里)。就连巡洋舰上的90mm55倍径高平两用炮,有效射程也有13公里,此时也正好可以参战。

    “轰轰轰轰……轰轰轰轰……”

    11点35分,中国前锋舰队打出了第一轮齐射,32枚155mm炮弹、20枚130mm炮弹和24枚90mm炮弹呼啸着,向正在冲锋的日本舰队飞去。

    这下子可把日本前锋舰队吓了一跳,他们是真的没想到中国人会在这个距离开炮。

    日本巡洋舰装备的阿姆斯特朗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