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进书架
    第581章 三十周年阅舰式 (第2/3页)

综合指挥控制设施。该舰是在万吨级轻巡“淮河级”的基础上改装而来。

    在长期的使用中,海军方面感到以战斗舰艇担任旗舰在作战使用中存在着诸多的不便和困难。很多大、中型主战舰艇均装备有大量的各种武备和电子设备,舰面甲板极为拥挤,无法加装完备的通信指控装备,各种无线电通信和电子设备同时使用时相互干扰严重,有时甚至造成指挥中断。而且主力作战舰艇在担任了旗舰的指挥任务之后,实际上也难以完成本来应该承担的作战任务。尤其让海军感到切肤之痛的是,随着舰队规模的大型化,合成化程度越来越高,作战任务的多样化,作战行动的复杂化,舰队指挥人员需要处理的各种情报的数量空前增多,人少了根本忙不过来,而作战舰艇的舰桥空间有限,难以容纳越来越庞大的指挥参谋班子。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海军形成了一致的共识,单靠改装提高战斗舰艇的指控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大规模现代海战的需要,必须建造专用的舰队指挥舰,才能使海军的指挥控制能力实现全面的现代化。于是,“金鳌级”指挥舰就应运而生了。

    这种舰艇不用承担作战任务,所以就把“淮河级”的武装减少了大半,仅仅保留了2座四联装40毫米60倍径高炮。其它的空间全部用来搭载各种通讯、电子对抗与支援系统。并且特别设计的指挥大厅相当宽敞,足以塞得下一个大舰队的整套指挥参谋班子。“金鳌级”一共计划建造了3艘,三洋舰队各一艘,目前只有“金鳌号”服役,另外两艘还在建造中。

    当六艘校阅船驶出上海港口时,中国海军总旗舰“郑和号”首先施放礼炮一响,接着所有参阅舰艇按规定时间间隔,同时鸣炮21响。

    霎时,隆隆炮声响彻碧海,滚滚硝烟弥漫蓝天reads();。随后“金鳌号”到达上海港外的受阅地,阅舰式正式开始。

    本次受阅舰艇总共689艘,驱逐舰以上的舰种按照种类排列为八行。第一行就是25艘战列舰,第二行是正规航空母舰18艘,夏朝级直升机母舰4艘。第三行是两栖攻击舰8艘,和22艘火力支援舰。第四行是30艘重巡洋舰,第五行和第六行是70艘轻巡洋舰,然后依次是驱逐舰和大型两栖舰艇和辅助舰艇。

    现在中国海军现役的25艘主力舰全部都出场了,其中一线的战列舰有22艘,即:蚩尤级六艘(蚩尤号、后羿号、轩辕号、神农号、大禹号和夸父号),孙武级四艘(孙武号、姜尚号、孙膑号、吴起号),李靖级四艘(李靖、田穰苴、尉缭、黄石公),岳飞级四艘(岳飞号,戚继光号、霍去病号、卫青号),郑和级四艘(郑和号、杨仆号、刘仁轨号、李宝号)。

    另外还有作为训练舰的两艘秦岭级(秦岭号和太行号),以及技术验证舰的“妇好号”(原意大利海军的“安德烈亚-多利亚号”,昵称“爱莉”)。这三艘船都是二线船,一般是不计入战斗舰艇的。

    原本还有一艘战列舰训练舰“郑和号”,就是原奥匈帝国海军的“联合帝国号”,但是这艘船在1935年5月的一次远洋训练中,在冰火半岛(勘察加半岛)海域触礁了。那帮学员在规避友舰做急转弯时,不小心就撞上了一块巨大的暗礁,把船底撞了个大洞,然后菜鸟们又因经验不足,损管不力,最后只得冲滩搁浅。等后人把它拖回来后入坞检查,发现损坏比较严重,奥匈帝国出品的船底子也不好,要完全修复的话就很划不来。

    于是,大伙一合计,就索性让它退役了,反正已经有了两艘秦岭级当训练舰,就已经够用了。再把上面的主炮等完好设备拆下来另作他用后,就把这船送入了拆船厂,舰名“郑和”就作为新一级的战列舰名称。在新中国海军,由新舰继承前代舰名也是有的,但以前就是一些护卫舰、驱逐舰和轻巡洋舰,大型军舰特别是战列舰,这还是第一次。

    蚩尤级也就是中国最早的伏羲级超无畏舰3号到8号舰,即后羿号、蚩尤号、轩辕号、神农号、大禹号和夸父号。这六艘伏羲级从1930年下半年开始,就陆续入坞进行彻底的现代化改装,

    而最早的1号舰“伏羲”和2号舰“女娲”没有加入改造计划,因为在地中海会战时,被意大利的鱼雷艇偷袭,被命中了多发鱼雷,差点儿就跪了。虽然凭借着良好的水下防御勉强逃脱了成为深海舰队的命运,但它们的舰体也都受损严重。更重要的是,这两艘战列舰都是在美国建造的,美国佬的那时钢材质量实在不算很好,这就使得它们的天生底子就比后面国产的同级姐妹舰要弱得多。所以在回国修复之后,也被放到二线去了。

    伏羲号和女娲号在充当了几年训练舰之后,于1930年2月正式退役了。因为这是中国第一批大建的主力舰,历史意义巨大,而且它们也都是功勋卓著的舰艇,所以退役之后并没有拆毁,而是改装成了战列舰博物馆。伏羲号博物馆被放在了青岛,女娲号博物馆被放在上海,在经过一年多的改装和修整之后,两艘战列舰博物馆与1931年6月正式向游客开放。

    现役的六艘伏羲级的改造工程涉及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上一页 回目录 下一页 存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