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84章 关里关外(2) (第2/3页)
称帝,实在是很难说的事情。
如果是以前,朱玟在宁军的地位,的确是无人能及,外人想要加害她,也是难上加难。他不但自身武力过人,还懂得组织一个叫做黑鸽子的秘密组织,据说这个秘密组织就掌管在他地小妾手中,麾下有一举一动,他都能知道。在黑鸽子的监护下,别地势力,不要说刺杀朱玟,就是想要给他点苦头吃,都有难度。
事实上,在过去,朱玫麾下的将领,对朱玫可不敢有丝毫地三心二意,因为朱玟经常会赏赐一些女人给他们作为妾侍,看似恩宠,其实是用这些女人来监视他们,因为他们谁也不知道,这些女人中,哪个才是黑鸽子的人。撇开感情地因素不谈,简直可以用胆大心细来形容朱玟。别人要对他动手,实在不是容易的事情。
要对付朱玟,最好的办法就是李克用那样的战术,不管你有多大的本事,一切都在战场上见分晓。宁军不是突厥骑兵的对手,最后的结果自然是一败涂地。然而,李克用这样的办法,除了突厥人之外,其他人是很难模仿的,谁拥有如此绝对优势的战斗力呢?
从光启二年年底开始,朱玫就以一己之力,控制着长安城,控制着李傀儡朝廷,如果没有一点真本事,那是做不到的。在这个联合里面,东方逵也是老滑头,他的**坚决不肯离开自己的辖地,所以,李朝廷的主要支撑,只有朱玫一个人。他凭借自己的能耐,愣是支撑了两年多的时间,也算是可以了。
随着鹰扬军大军压境,最迟明年就要大举入关,宁军的内部,肯定会出现裂痕,否则朱玫也不用考虑后路了。他将自己的家眷都送回去了州,看来是将长安当做了战场,随时应付不测。这样的形势当然会人心思变,人心浮动。在某个角度来说,说不定杨复恭的檄文,真的会产生效果也说不定呢。
有鬼雨都卫兵送来三人的早餐,三人草草的吃过,就来到庭院东边的大屋,这里是鹰扬军的临时指挥所,崔绾和张铎整理更多的资料。房屋的四面墙壁上,都挂着大
地,由于受到纸张大小的限制,很多地图都是,需要常细心才能弄好。由于钉子的问题,地图时不时都会跌下来。
禾跟崔绾和张铎通报了相关的信息,最后愤愤的说道:“这个杨复恭,别的本事没有,总是异想天开,朝廷也真是笑话,居然相信这样的檄文能够产生作用,皇帝回去长安的心思,未免太强烈了一点。”
崔绾思索着说道:“万一檄文真的有效,那又如何?”
张铎也缓缓道:“因人成事,这道檄文未必就完全没有作用。朱玟手下,肯定有人不愿意跟着朱玫陪葬。只是如何利用这个檄文做文章,我们还得好好的参详参详。”
刘鼎点点头说道:“不错,事情既然已经出来,我们不能过于轻视,大家还是要认真的分析分析,看看我们能够从中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朱有泪笑着说:“要是能够得到些好处,那就更好了。”
众人都心~会的微笑来。
根据他们地析,由于檄文的关系,杀了朱玫的人,必然会和杨复恭成同一阵线,这无形中是增强了杨复恭的实力。杨复恭弄出这道檄文,也正是冲着这一点来地。大概他自身也很清楚,一旦鹰扬军和神策军同时进入关中,大家水火不容,争斗是在所难免地。以目前神策军的实力,想要跟鹰扬军争夺,实在是自不量力,他必须另外寻找帮手。要是可以将宁军拉到神策军的阵营里面来,自然是再好不过了。
但是,刘鼎并不担心杨恭这样就能够增强自身的势力,更加不担心宁军会投靠到神策军那边去。
事上,这次进入关中,鹰扬军才是主角,关中的各个势力,都必须看鹰扬军地眼色行事。杨复恭这样的小打小闹,即使有效,也不能改变当前地事实。除非是白痴或疯子,才会弄错其中的关键。
没有鹰扬军的承认,即使有杀了朱玫,鹰扬军依然可以开入关中,继续对其动进攻。杨复恭的檄文,鹰扬军可以完全不承认,甚至是直接推说没有收到。手中只掌握着神策军的杨复恭,难道还敢和鹰扬军叫板?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故=,即使有人杀了朱玫,也必须搞好和鹰扬军地关系,他这个新的节度使,才能够坐稳。要是杀了朱玟地那个人,如果连这一点都看不清楚的话,也不用出来混了。鹰扬军利用这道檄文地关键,就是如何将这个杀死朱玟的人,拉到鹰扬军地阵营里面来。
崔绾沉吟着说道:“杨复恭倒是给我们提供一个解决关中问题的好办法,我们应该好好的利用他们内部的矛盾来做文章。卫京幸回来的消息,萧和裴澈已经坐不稳了,大概其他像萧、裴澈这样的人还有很多。”
李怡禾跃跃欲试的说道:“要不要我们也来一个类似的檄文?我敢说,咱们的檄文,绝对要比死太监的威力大多了。”
张铎摇摇头说道:“杨复恭既然已经过檄文,咱们就不用重复了,只要在檄文的后面,加上一些我们的承诺,或许就有效果。你说得没错,我们的承诺,要比杨复恭的许诺有效力多了。”
朱有泪皱眉说道:“如果现在就有人杀了朱玫,咱们还没有准备好,岂不是白白便宜了杨复恭?”
李怡禾无奈的说道:“对啊!咱们不能便宜了他!”
刘鼎默默的叹了一口气,沉吟不语。
张铎和崔绾对望一眼,也都摇摇头,表示惋惜。
要是现在鹰扬军做出一些承诺,的确可以加强檄文的杀伤力,说不定王行瑜又或是其他人,真的会设计杀掉朱玫,取而代之。这样一来,鹰扬军进入长安的难关,也就打开了。但是,现在鹰扬军的兵力尚且不足,一旦真的有人起来杀了朱玫,鹰扬军的主力无法进入关中,那事情又要出现变化,反而不利了。搞得不好,纯粹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白白便宜了杨复恭又或是其他人。
此外,朱玫也不是说杀就可以杀的,党项骑兵和回鹘骑兵,都已经介入到关中的战事,这些外来的游牧民族,现在是朱玫最大的依靠。他们既然借用朱玟的名义来获取利益,前提当然是要保证朱玫的安全,否则朱玫死了,下面的人立刻推翻朱玫的承诺,他们的计划又要重新来过了。
朱玫麾下的几个主要将领,例如王行瑜、百安林、雷飞等人,最有可能起来造反的,应该是王行瑜,可是朱玟对王行瑜也是相当的警惕,目前王行瑜率领的军队,就驻扎在骊山一带。从地理位置上来讲,他被东面的潼关,西面的长安城,互相压制着,想要起来作难,难度实在是太大了。
最后,刘鼎说道:“暂且按下,静观其变。”
李怡禾和朱有泪都说道:“是!”
由于鹰扬军对杨复恭出的檄文没有任何的回应,杨复恭出的这道檄文,果然没有收到任何的效果,就如同是石沉大海,没有丝毫的回应。杨复恭和韦昭度虽然对刘鼎恨之入骨,但是也无可奈何,只好下令前出到蓝田地李茂贞,又将军队撤了回来。关中的局势,依然保持着之前的格局。
唯一有变化的是,李昌符最近加强了和朝廷地往来,不但向兴元府送去了更多地物资,而且还派自己的侄子到了兴元府,觐见皇帝李俨。大概是他也感觉到关中的风头不对了,想要进一步的和朝廷打好关系。不过他只派自己的侄子去当人质,舍不得自己地儿子,看来对朝廷还是有所顾虑,毕竟,当初要挟朝廷,他也是有份参与的,现在地朝廷最是记仇,他可不敢掉以轻心。
当然,朝廷对李昌符的行为,是非常欣赏的。现在的朝廷,是越多人拥护越好,回旋的余地也越大。随着长安的收复,李俨地下一个目标,就是对河东节度使李克用动手,因为李克用给他造成的伤害,实在是太大了,刚好张浚、杨复恭都和李克用有仇,在两人地唆使下,李俨已经磨刀霍霍了。
函谷关前线,经过连续一个月的袭击和反袭击,鹰扬军和淮西军,在拉锯战中进入了五月份。这样地袭击行动,的确给淮西军带来了极大地恐惧感,淮西军的伤亡人数,已经过了三千。函谷关东面大约十里的山地,都已经落入鹰扬军的控制。
但是,如果鹰扬军想要依靠这样的小规模军事行动,拿下函谷关的话,没有三年五载恐怕无法成,随着淮西军逐渐向函谷关的核心阵
,鹰扬的袭击是越来越困难了。这里复杂的地形说,都是最不过的,作为进攻的鹰扬军,自然要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下函谷关,最终还需要调遣更多的鹰扬军到来前线,最少在潭都之外,还要调集两个营的兵力。然而,鹰扬军目前的兵力,已经使用到了极致,不要说抽调一个营,就算是抽调一个团,都十分困难。只有等到葛从周等人新训练的部队形成战斗力,才能大举对函谷关动进攻。
在蔡州,韦国勇指挥的鹰扬军主力,正在按部就班的对淮西军动最后的猛攻。由于此战不容有失,故鹰扬军的攻略方针,是以稳妥为主,稳扎稳打,稳步推进,一个个城镇,一个个区域的蚕食淮西军的主力,目的是将淮西军全部消耗掉,然后再集中全力进攻蔡州城,彻底消灭秦宗权。
但是战略上的稳妥,显然意味着时间上的延长。按照现在的攻击进度来计算,完全消灭秦宗权,应该要等到六月份。转运兵力需要一个月的时间,大战过后部队也需要休整。这样计算下来,在九月份之前,所有参与进攻淮西军的部队,是无法大规模对长安动进攻的。
五月,函谷关前线~雨水,渐渐的多了起来。黄土地显得越来越泥泞,大雨冲刷出来的沟堑也越来越多,导致鹰扬军的袭击越来越困难,最终不得不暂时停止。除了潭都的部分战士之外,鬼雨都全部都撤回到陕州进行休整。潭都也就地进行休整。
崔绾走访了很当地的民众,都说今年的天气有点反常,雨季似乎来的比较早,雨水也来的比较充足。对于广大的洛阳地区来说,雨水是他们最盼望的,有利于春耕。但是,对于鹰扬军来说,这时候最不需要的就是雨水,因为雨水会给鹰扬军的战略,带来较大的困难。这实在是难以取舍的事情。
连续今天的大雨,滋润了阳周围的土地,给民众带来了希望。洛阳府尹张全义抓紧机会,动员民众积极进行生产,田野间到处都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可是对于前线的鹰扬军战士来说,雨水实在是折磨人。刘鼎的心情,也变得好像天气一样,阴暗多雨,一会儿接到张全义的报告,自然是很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