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网址:m.llskw.org
第545章 冰山上的来客(6) (第1/3页)
o545)
然而,维持安西四镇的负担也是非常沉重的,没有强盛的国力,是无法应付的。西域毕竟距离中原太遥远了,交通非常不便,运输成本非常高。丝绸之路为什么会成为丝绸之路,就是因为丝绸贩卖的利润很高,而重量却很低,即使走过如此遥远的路程,也能够获取足够的利润。要是换了粮食等物资,还没有到凤翔,恐怕就要亏本了。
想要解决西域问题,最关键的乃是粮食。
由于西域的粮食产量很低,自身的粮食严重不足,需要从内地转运大量的粮食,这成为唐帝国非常沉重的负担,一直以来都被人诟病不已。每次唐军在西域动战役,都要用至少六个月的时间来筹备粮草,大的战役,甚至要用两三年的时间进行准备。
军事法则第一条就是攻其不备,出其不意,只有做到突袭,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可是,由于需要准备大量的粮草,很容易被对手觉察到唐军的动静,从而提前做好准备。唐军每次在西域战斗失利,总结经验教训,里面肯定有一条是加强保密。然而,如此繁重的粮草运输,如何保密?
根据当初在大非川征讨吐蕃人的统计,供应前方一个唐军将士的粮食,后方需要至少六名民夫参与运输。换句话来说,在前线聚集五万大军,后方就要准备三十万的民夫。若是聚集十万大军,就需要六十万的民夫。不论在哪个时代,这都是一个非常硕大的数字,这个数字不但会引来沉重的成本,而且还看你引暴乱。
由于路途遥远,量的粮食耗费在路上帝国带来沉重的粮食压力。帝国的财政赤字,逐渐增加。其实自从高宗时代以来,关中的粮食供应就不足,需要从关外运粮。供应西域的粮食是必须从江南运来,然后通过关中转运到西域,路程过三万里。
王孝杰收复安西四镇的候,有人详细的计算过。当时江南的粮价比较低,每斗大概十文钱左右。然而,从江南每斗十文钱买来的粮食,辗转运到凉州等地,价格至少翻了十倍不止。换句话来说,前线唐军将士每人每天的耗费是粮食一项,每天的耗费,就过五十文钱。这还是最理想的情况,如果有意外,成本还要更高。因此,即使是天朝难以长期承受这样的财政负担。
吐蕃人也常聪明,他们利用熟悉地形的优势,专门袭击唐军的粮道,消耗唐军的粮食。当时吐蕃的赞普墀德祖赞,最喜欢用的就是这种断绝粮道的办法,而且现这种办法屡试不爽是就在吐蕃军队里面推广开来,到后来,所有的游牧民族,都掌握了这种战法的精髓。
不得不说,这种作战方法常简单非常有效。唐军研究了几十年的时间,都没有办法破解。因为唐军远征吐蕃途遥远,运输线实在是太长了本不可能面面俱到。面对如此复杂的地形,唐军就算全部都部署在粮道上无法应付过来。粮道的安全,困扰着唐军每个前线指挥官,他们为之绞尽脑汁,最后却遗憾的现,他们找不到有效的解困办法。
对于吐蕃人来说。只要唐军缺粮。就得不撤退。这是他们对付唐军地最佳策略。因此。他们在战斗中。不断地改良偷袭地方式。偷袭地时间。偷袭地地点。做到一击必杀。他们地目地。并不是唐军部队。而是唐军地粮道。攻击起来难度自然小得多。很显然。他们用最小地代价。换得了最大地战果。
面对这种无地局面。尽管唐军将士很英勇。尽管前线地唐军指挥官。个个都是身经百战地。经验异常地丰富。然而。他们想要取得胜利。难度实在是太大了。哪怕是薛仁贵、刘仁轨这样地名将。也无可奈何。一不小心。他们还在吐蕃人地面前马失前蹄。一生英明尽丧。薛仁贵地最后一仗。就是败在大非川。败在粮草问题上。
有关大非川之战地失利。有原因。其实。大非川战役地过程并不是很复杂。薛仁贵率军经州(治西都。今青海乐都)至青海湖南之大非川。将进兵乌海(今青海喀拉湖)。这里周围都是重重沼泽。处处水洼。让唐军一筹莫展。薛仁贵以乌海险远。大军辎重不便前行。命令副将左卫将军郭待封屯兵两万于大非岭。树栅栏保护辎重。而自己率领主力轻锐兼程进军。趁吐蕃军未备。破之。
随后。薛仁贵率领地主力部队与吐蕃军队在河口(今青海玛多)遭遇。吐蕃军队果然由于猝不及防而大败。仁贵率军乘胜进占乌海城。以待后援。
然而。就在胜利在望地时候。意外出现了。留守大非岭地郭待封自恃名将郭孝恪之后。不服薛仁贵管制。擅自率后队继进。又未能及时与主帅会合。未至乌海。即与吐蕃相论钦陵率领地四十万吐蕃军相遇。待封大败。辎重、粮草尽失。薛仁贵被迫退保大非川。
八月。吐蕃军在钦陵指挥下。以四十余万大军逼唐军决战。薛仁贵无险可据
粮草供应军需,大败,几乎全军覆没,薛仁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最新网址:m.llskw.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