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7章 新帝国(3) (第2/3页)
的迁转就是按照这个次序的由后而中而前的。所以担任某部尚书并不等于熟悉这部的职务而只是由于资格的关系。因此。中唐以旧订部尚书基本上成为官员迁转之资。其官称只代表一种写”而不一定说明所任的职务。
新帝国为了避免这个问题决定设立五个专职的宰相帮助皇帝处理政务口但是宰相的品级限定在正五品上并不得遥领任何的实职。
唐代初年以中书省长官中书令、门下省长官门下侍中、尚书省长官尚书令共议国政都是宰相。宰相是辅佐皇帝总领天下大政的官员。“佐天子总百官治万事其任重矣”后来因为唐太宗即位前虽曾任过尚书令臣下避而不敢居其职。便以仆射为尚书省长官与门下侍中小中书令号称宰相。据《册府元龟宰相总序》说自隋代以来。就有“或以他官参掌机事及专掌官方招牌猛男四菜一躺上传
朝政者并为辅弼”唐代也因宰相品位尊崇人主不肯轻易授人故常以柚官居宰相职。并假借他官之称。如唐太宗时杜淹以吏部尚书参议朝政魏征以秘书监参预朝政其后或称“参议得失”或称“参知政事”等等。名称不一都是宰相之职。
相关典籍记载:贞观八年(公元膨年)申书令(《百官志》作仆射)李靖因足疾上表‘乞骸骨”其言辞极为恳切唐太宗为之感动。说:联观古往今来身居富贵。能知足者甚少。纵然才能不堪身患疾病犹自强居职位。公能识大体精神诚可嘉。于是。太宗除下优诏令其在家调养外又命其疾小愈两、三日一至中书门下平事。
贞观十七年(公元h强年)太宗以李绩为太子詹事(东宫百官之长)并特加‘同中书门下三品”之衔;使其与侍中、中书令一样参预宰相职事。从此之后就有‘平章事”与“同三品”的衔号。就是品级再高的官也不例外否则就不能行使宰相的职权只有三公、三师及中书令不加。
永淳元年(公元昭秤)以黄门侍郎郭侍举兵部侍郎本长倩等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自此以后“同平章事”也成为宰相的衔号。开元以后为仆射者例不加“同平章事”结果就不能参与宰相机务而被挤出宰相行列。
安史之乱以后。宰相名号又有了变化。由于代宗大历十二年(公元年)升中书令和门下侍中为正二品所以就废除了“同中书门下三品”的职衔。与此同时中书令和门下侍中基本是藩帅兼领几乎不单独作为宰相来设置因此。唐后期的宰相名号基本上就是‘同平章事”了。
新帝国决定取耸所谓的“同三品同平章事”宰相就是宰相六部高官就是六部高官。不得兼职。
同时中书令小侍中、尚书令等也不再称呼宰相。
宰相是正五品可以跟随皇帝身边处理政务。
三省六部高官是正二品、正三品位高权重。但是不一定跟在皇帝的身边。
这一点类似明朝的大学士设置。
唐代初年。三省长官在门下省议事。这个议事地点称为政事堂。
《文献通考职官四》说:“中书出诏令。门下掌封驳日有争论纷纭不决故使两省先于政事堂议定然后奏闻”其后高宗时的裴炎自侍中迁中书令乃徙政事堂于中书省。玄宗开元十一年(公元历年)张说为中书令又改政事堂为“中书门下”并且列吏房、机务房、兵房小户房、刑礼房五房于后。“分曹以主众务。”
至此政事堂已从‘议事”之所变成宰相的办事机关了。
产生这个变化的原因是因为唐玄宗以前宰相都是三省长官兼职的(因三省长官尚有本省常务)他们上午在政事堂议事下午就回本省办公因此不必要另立宰相的办公机关。玄宗开元以后宰相数量少了。其职位更为尊崇基本上是专职的(杨国忠虽身兼四十余职但也以相职为主)于是就有必要设立一个固定的宰相办事机关并列五房以处理日常行政事务。
政事堂会议是协助皇帝统治全国的决策机关。军国大事经政事堂会议商定奏请皇帝最后裁决;机密大事以及五品以上官员的升降任免。只在政事堂议论。他官不得预闻。在政事堂(或中书门下)议事的几个宰相中有一位是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唐玄宗时李林甫、杨国忠为相他们之所以能专权用事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他们长期窃居了‘执政事笔”的职位。安史之乱后肃宗鉴于相权集中而造成个人专断之弊乃“令宰相分直政事笔、承旨旬日而更”宰相十天一秉笔的制度到唐德宗贞元十年(公元阳件)才改每日一人轮流秉笔其用意显然是在于防止宰相专权但德宗以后这个制度并没有沿续下去如穆宗、敬宗时的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