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7章 (第3/3页)
辈清白之身便是在夫子像前杀读书人么?”一青年挺身而出,满脸的愤懑,乖官身边唐三一瞧,赶紧凑过去低声道:“大都督,此人叶茂才,南直隶无锡人……”
眉梢一挑,乖官哼了一声,双目直视对方,慢条斯理道:“岂不闻,孔子诛少正卯乎?”
这个典故说的是孔子做了鲁国的大司寇,便指责当时鲁国名士少正卯为身兼五恶的小人之枭雄,诛之,并且暴尸三日,从那以后,历朝历代政坛党争,几乎都会有人用这个借口,南宋朝的时候,朱熹就被人加过这个罪名[请加少正卯之诛,以为欺君罔世、污行盗名者戒],所以朱熹后来一力考证,并且著书立说,坚决认为[孔子诛少正卯]这事儿,历史上是没有的,是假的,实际上就是朱子绕着弯儿给自己辩解。诛少正卯,这也是后世天朝打倒孔老二的最大罪名之一。
实际上,这无非就是政敌攻讦不遗余力罢了,这件事情,既不是正,也不是邪,一个官员上台,打击反对的政敌,如此而已,就像是后世民煮国家在野反对党处处和执政党唱反调,等在野党上台,他一样干的是前执政党的那些手段,这种手段本身无所谓对错,谁上台都会用,我上台执政,下面有人捣乱,让我不能大展拳脚,那我只能把捣乱的人一脚踢飞。
不过,因为夫子本人是被神话了的,所以这个说法很有迷惑性,导致后来儒教被推上王朝主导地位之后,遂衍化出来四杀,并且写进了《礼记·王制》,曰:行伪而坚、言伪而辩、学非而博、顺非而泽以疑众,杀。
这一条,就是从孔子诛少正卯衍变而来的。
因为礼记是九经之一,几乎所有的读书人都读过,故此流毒颇广,读书人最喜欢拿来给人扣帽子,而且几乎一扣一个准儿,后世大学者胡适就曾经要杀《西游记》和《封神榜》的作者,因为他觉得封建迷信就是导致天朝黑暗的缘由所在,所以他说,[礼记王制曰,假于鬼神时曰卜筮以疑众,杀。吾独怪夫数千年来……惑世诬民之学说得以大行,遂举我神州民族投诸极黑暗之世界。],这也是出自儒家四杀。
此话一说,叶茂才额头上顿时勃起几根青筋来,紧紧捏着拳头喊道:“郑国舅,杀人岂无借口乎?朱子说过……”
“得了罢!”乖官翻了翻白眼,“我信荀子的话,也信太史公的话,朱夫子么,隔着一千多年,他的考据未免不靠谱儿。”荀子怎么说也是儒家圣贤,春秋战国时期的人,朱子是南宋人,和孔子一个时代的荀子说孔子杀人了,隔着一千多年的朱子说没杀,换我,我也信荀子的话。
下面群情轰然,说实话,这种历史疑案,读书人最是喜欢考据的,明季,读书人辩论成风,颇有后世[真理不辨不明]的味道,乖官这一说,有些人便要仔细跟郑国舅说道说道了,可惜,乖官不给这些人机会,他伸指一指皦生光的无头尸体,大声道:“况且,这也算是读书人么?尔等敢说不知道他的所作所为?动不动讹诈人家,敲骨吸髓,他不该死?他擅造谶纬诗,说什么,五色龙文照碧天,谶书特地涌祥烟,定知郑生乘黄屋,愿献金钱寿御前。